一个账号同步登录溯农多个系统
简 介
英文名Tea tussock moth异名茶毒蛾、茶黄毒蛾、茶斑毒蛾 学名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Strand,属鳞翅目,毒蛾科。为害茶、油茶、油桐、乌桕、柑橘、梨、柿、樱桃、枇杷、玉米等。常出现某些地区的间歇性大发生及局部成灾。我国分布于北起江苏、安徽、湖北、陕西、甘肃都,南至台湾、广东、广西、云南,东面滨海,西至四川、云南、西藏。在茶及油茶产区,密度常较高。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
[为害症状]幼虫取食茶树叶片呈缺刻状,严重时吃光叶片。发生多时,连同芽叶、嫩梢、树皮、花果咀食殆尽,影响产量和树势。
[发生规律](1)发生世代。长江以北各茶区、西南茶区及浙江中北部多数茶区1年2代,湖南、江西、浙江南部及福建北部1年3代,广西、广东、福建南部1年4代,台湾、海南1年5代。同一茶区的高山茶园与平地茶园发生代数也有差异。(2)越冬及虫源。以卵块在茶树中、下部老叶背面近主脉处越冬。但福建南部常有蛹在土中,或幼虫在茶树上越冬。(3)发生因素:①气候因素。暴雨冲击可使大批幼虫落地死亡。成虫期遇高温干旱,羽化率低,产卵量少。②栽培因素。一般栽培管理粗放,杂草丛生,间作高秆作物的茶园,发生较重。第1代幼虫常以阳坡茶园较多,第2、3代幼虫则以阴坡,或荫蔽茶园较多。③天敌。主要天敌有茶毛虫黑卵蜂、赤眼蜂、茶毛虫绒茧蜂等。
[形态](1)成虫。成虫雌蛾体长8~13mm,翅展26~35mm,体黄褐色。前翅浅橙黄色,或黄褐色,除前翅前缘、顶角和臀角外,均稀布黑褐色鳞片,内、外横线黄白色,顶角黄色区内有2个黑色圆斑。后翅浅橙黄色,或浅褐黄色,外缘和缘毛橙黄色。腹部具黄色毛丛。雄蛾体长6~10mm,翅展20~28mm,黄褐至深茶褐色,翅的颜色有季节性变化。第1~2代为深茶褐色,第3代为黄褐色,腹末无毛丛,其余特征同雌蛾。(2)卵。扁球形,黄白色。卵块椭圆形,数十粒至百余粒集成1块。卵块上覆雌蛾腹末脱下的黄褐色厚茸毛,长8~12mm,宽5~7mm,多产于叶片背面。(3)幼虫。6~7龄。1龄幼虫长1.3~1.8mm,淡黄色;2龄长2.2~3.9mm,淡黄色,前胸气门上线的毛瘤呈浅褐色;3龄长3.6~6.2mm,淡黄色,第1、2腹节亚背线上毛瘤变黑色;4龄后体色逐渐变黄褐色,亚背线上的毛瘤逐渐变黑绒球状。老熟幼虫体长20~22mm,头部褐色,体黄棕色。胸部3节稍细。气门上线褐色,其上有黑褐色小绒瘤,瘤上生黄白色长毛,气门线上方有隐约可见的白线,从前胸至第9腹节均有8个毛瘤,分别位于亚背线、气门上线、气门下线和基线上,以亚背线上的最大。毛瘤上有长短不一的黄白色毒毛,第9腹节末端长毛向后伸出。腹部第6、7节背面中央各有1淡黄色翻缩腺。(4)蛹:长8~12mm,短圆锥形,浅咖啡色,疏被茶褐色毛。翅芽达第4节后缘,臀棘长,末端有长钩刺1束,约20余根。(5)茧:丝质,黄褐色,长椭圆形,上有长毛。 生活习性 [习性](1)成虫。成虫多于下午羽化,白天静伏在茶丛间叶背,黄昏后开始活动,晚7~11时活动最盛。有趋光性,雄蛾较雌蛾强。羽化后的当日或次日交尾,交尾后当日,或次日产卵。卵成块产于茶丛中、下部叶片的背面,一般1次产完。每雌蛾产卵50~200粒,多的达300粒。后期雌蛾产生未受精卵,卵块松散,或分成数小块,多数不能孵化。一般越冬卵多产在向阳较暖的茶园中,非越冬卵常产在茶丛枝叶茂盛,或荫蔽的茶园中。(2)幼虫。幼虫多在早晨至中午孵化。据湖南茶叶科学研究所观察,室内孵化率可达98%,室外稍低。孵化盛期一般在始孵后5天左右。幼虫群集性很强。1、2龄幼虫常数十至百余头群聚在卵块附近的叶片背面,咬食叶片下表皮及叶肉,留上表皮,被害处呈半透明网状膜斑,后变灰白色。3龄后食量增加,开始分群迁移到茶丛上部枝叶间取食,常吐丝结稀网,受惊后吐丝下落。4龄后遇惊动,停止取食,并抬头左右摆动。5、6龄幼虫食量大增,叶片、芽叶、树皮、花果被食光。幼虫怕光和高温,迁移时排列整齐,头左右摆动,鱼贯而行。幼虫老熟后,停止取食,爬至茶树根际土块缝中、枯枝落叶下结茧化蛹。阴暗湿润的地方化蛹较多。
[防治](1)农业防治。 秋冬季节清除园内枯枝落叶和杂草。在1、2龄幼虫期,将群集的幼虫连叶剪下,集中消灭。盛蛹期进行中耕培土,在根际培土6cm以上,稍加压紧,防止成虫羽化出土。(2)物理防治。在成虫羽化期,每晚7~11时在茶园用黑光灯进行诱杀。(3)生物防治。①保护天敌。11月至翌年3月份,注意摘除越冬卵块。将摘出的卵块放入寄生峰保护器内,以利卵寄生蜂羽化后飞回茶园。②性诱杀。利用雌成虫的性激素引诱雄成虫捕杀。从室内饲养老龄幼虫中获得未交尾的雌成虫,将未交配的雌成虫,放入小铁丝笼内,每天黄昏后放入茶园,铁丝笼稍高于茶丛蓬面诱集雄蛾,次日早晨在铁丝笼外集中消灭。收集未经交尾的雌蛾,取腹末3节,放入二氯甲烷溶液内浸泡数小时,用研钵磨碎,继续浸泡24小时后用滤纸过滤,滤液10个雌当量/ml滴于5cm×5cm的滤纸上,制成性诱纸芯。纸芯用铁丝穿窜,放在直径10cm左右的水盆诱捕器中,盆内放水并加入少量洗衣粉,每天黄昏放出,次日清晨收回,可诱集较多雄蛾。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已研制成茶毛虫性引诱剂,做成橡皮塞诱芯,悬挂于茶丛中,下接水盆,水面距离诱芯1cm。(4)药剂防治。卵孵盛期至幼虫3龄前喷药防治。常用药剂有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浓度以1亿个多角体/ml为宜,或Bt(100亿孢子/g)50倍液,或白僵菌菌粉(50亿孢子/g)50倍液,或0.2苦参碱乳油 1 000~1 500倍液,或20%除虫脲悬浮液2 000~3 000倍液,或每克含100亿活孢子的杀螟杆菌可湿性粉剂 3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 6 000倍液,或10%二氯苯醚菊酯乳油 4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 6 000倍液,或10%天王星乳油 6 000倍液,或35%赛丹乳油 2 500~3 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