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账号同步登录溯农多个系统
简 介
英文名Tea anthracnose 茶炭疽病是茶树的一种重要的叶部病害。病原菌只能侵染幼嫩叶片,由子病菌的潜育期较长,成叶时才表现症状。各产茶区均有发生。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当年生成叶,老叶和嫩叶发病较少。从叶片的边缘或叶尖开始发病,初为水渍状浅绿色病斑,迎光看病斑呈现半透明状,后水渍状逐渐扩大,病斑变为黄褐色。后期由褐色变为灰青色,病健组织分界明显,病斑大小常以中脉为界,病斑正面散生许多细小的黑色粒点,即分生孢子盘。与云纹叶枯病、轮斑病相比,炭疽病的分生孢子盘最小,排列较密。早春在老叶上可见到黄褐色的病斑,其上有黑色小粒点,这是越冬的后期病斑。还可见到表现水渍状正在扩展中的中期病斑。茶园中残留的两种病叶均是初侵染源。
[病原]茶盘长孢Gloeosporium theae-sinesisMiyake,属半知菌亚门。(1)形态:①分生孢子盘圆形,黑色,直径71~143μm,埋生,后期突破表皮外露。②分生孢子梗丝状,单胞,无色,大小(10~20)μm×(1.5~2)μm。③分生孢子纺锤形,单胞,无色,两端稍尖,大小(3~6)μm×(1~2)μm,两端各具1个油球。(2)特性:温度25℃,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最利于分生孢子的萌发和侵入。 (3)寄主:茶树、油茶、山茶、茶梅等。侵染循环 [侵染]病原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叶组织中越冬,第二年春季温度在20~25℃左右,湿度90%左右时,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孢子成熟挤破表皮向外弹射,而后借风、雨传播到健康叶片上,在有水膜的条件下萌发,侵入叶片组织中。发病盛期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
[发生规律](1)寄主抗性。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2)环境因素。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日照短,早上露水持续时间长的茶园或阴雨多的茶区发病重。阴雨连绵的梅雨和秋雨季节发病重,常造成该病流行。阴山比阳山茶园发病多,低洼地比山坡发病多,品种间也有差异,叶质薄、持嫩强的发病多。(3)栽培因素。①生产上偏施、过施氮肥,缺少钾肥的茶园,易发病。②扦插苗圃,幼龄茶园,台刈茶园,由于叶片生长柔嫩,水分含量高,发病重。③雾多、露水重的高山茶园易发病。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①选用云南大叶种、毛蟹、梅占、阿萨姆大叶种、台茶13号、金橘等抗病品种。②增施有机肥料,或氮钾混合肥,以提高抗病力,减轻发病。③台刈下来的枝叶和地面落叶要清出茶园,并烧毁。早春摘除越冬病叶,带出茶园烧毁,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2)化学防治:①深秋或初春喷1次0.6%~0.7%石灰半量式倍式波尔多液,以减少越冬菌源,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800~9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 1 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1 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采摘期内最好不要用药,必要时可采用“挑治”的方法,掌握在发病盛期前喷药防治。②非采摘茶园可喷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 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