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溯农图片

一个账号同步登录溯农多个系统

茶饼病


简 介

英文名Tea blister blight异名茶树疱状叶枯病、茶树叶肿病 茶饼病分布各茶区,茶园发病率20%~30%,重病茶园达60%~80%,严重影响茶叶产量。病叶制出得成茶品质低劣。

[为害症状]为害嫩叶和新梢,花蕾及果实上也可发生。(1)叶片:病斑多发生在叶尖和叶缘,先为淡黄色水演状小点,后渐扩大为圆形、平滑而光亮。病斑正面凹陷,淡黄揭色,背面突起,呈馒头状,上生灰白色或粉红色粉末,最后粉末消失,突起部萎缩成淡褐色枯斑,边缘有一圈灰白色,形似饼状。发生严重时,病部肿胀,卷曲畸形。(2)嫩芽、叶柄、花蕾、嫩茎、幼果:病部均表现轻微肿胀,重的则呈肿瘤,其上生白粉状物,后期病部都渐变为暗褐色溃疡斑。嫩茎上常弯曲肿大,受害部易折断或造成上部芽梢枯死。

[病原]病原为坏损外担菌Exobasidium vexansMassee,属担子菌亚门。(1)形态:菌丝体生于叶肉细胞间,无色。担子圆筒形至棍棒形,单胞,顶端略圆,大小(49~150)μm×(3.5~6)μm。担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大小(9~16)μm×(3~6)μm(2)特性:①病菌为活体营养寄生菌,只能在活的寄主上生存。其次病菌对外界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也有较高的要求。②温度。适合担孢子萌发的温度为20~25℃,高于25℃萌发率急剧下降,超过30℃即可抑制萌发。在35℃时1小时或大于35℃情况下,担孢子死亡。芽管生长也以20~25℃时生长最快,超过25℃迅速减慢或停止生长。③湿度和水分。相对湿度的影响以大于80%有利于担孢子的形成,而担孢子的萌发则需相对湿度大于90%时,方能进行。在饱和湿度或薄层水滴中萌发率最高,小于50%相对湿度时担孢子即死亡。担孢子萌发后侵入寄主叶片需保湿11小时为侵染的临界条件,若叶片保湿13小时发病率最高。担孢子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2小时开始萌发,24小时萌发率高达70%~80%。④光照。担孢子怕光照,在黑暗中也不能萌发,最理想的光照是柔和的散射光。经1~1.5小时直射阳光,可使大部分担孢子和已萌发的芽管致死。 侵染循环 [侵染](1)病原越冬:菌以菌丝体在病叶活体上越冬或越夏。(2)传播:春季当平均温度在15~20℃,相对湿度80%以上时,形成担孢子。担孢子在夜间释放,随风飞散,落到新梢嫩叶上,遇有水滴时开始萌发,侵入组织,经过3~18天后,产生新病斑。然后病斑上长出白粉状物,继续飞散传播,进行多次侵染,病害不断扩大。远距离传播主要靠苗木调运。(3)发生时期:各茶区发病时间不同,华东、华南茶区3~5月份、9~10月份发生,西南茶区7~11月份发生,海南茶区2月份及9月份以后至第2年1月份发生。春、秋季发生,夏季因为气温高而受抑制。

[发生规律]品种间有抗病性差异。高山、山谷、阴坡茶园,由于多雾露,日照少,湿度大,气温低,因此发生严重。管理粗放,杂草多,施肥不当,遮荫,发生也多。密植茶园比条植茶园发病重。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防治方法(1)检疫:非病区引进苗木时要认真检查,发现病苗马上处理,防止该病传播、扩展。(2)农业防治:勤除杂草,清除茶园及附近的野生灌木,以利通风透光。适当增施磷、钾肥,以增强树势,减轻发病。及时分批多次采摘,选择适当时期修剪,使新梢抽生时避过发病盛期,以减少侵染机会。在采摘期和冬春休眠期,彻底清除发病芽叶,减少初侵染来源。(3)化学防治:①冬春季可喷0.2%~0.5%硫酸铜溶液杀灭越冬菌源。②若连续5天中有3天上午日均日照时数小于3小时,或5天日降雨量2.5~5mm以上时,应马上喷药防治。药剂选用20%三唑酮乳油 1 500倍液,或20%萎锈灵乳油 1 000倍液,或9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l 0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 400~6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③非采茶期和非采摘茶园可喷12%绿乳铜乳油 600倍液。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