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柑橘黑腐病

柑橘黑腐病

简 介

英文名Citrus black rot 黑腐病是柑橘的普通病害,各地均有有分布。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果实。发病果脐部变黄,似成熟果,后期病部变褐,呈水渍状,不断扩大,呈不规则状,四周紫褐色,中央色淡。湿度大时,病部表面长出白色气生菌丝,后转为墨绿色,引起果瓣腐烂,果心空隙长出墨绿色绒状霉菌,严重的果皮开裂。幼果染病,多发生在果蒂部,后经果柄向枝上蔓延,造成枝条干枯,幼果变黑或成僵果早落。

[病原]病原为柑橘链格孢Alternaria citri Ell.et Pierce。

[侵染]病原以分生孢子随病果遗落地面,或以菌丝体潜伏在病组织中越冬,第2年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幼果发病后产出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种苗也可传播病害。

[发生规律]高温多湿是本病发生重要条件。适合发病气温28~32℃,橘园肥料不足或排水不良,树势衰弱、伤口多发病重。

[防治](1)农业防治:在花前、采果后增施有机肥,做好排水工作,雨后排涝,旱时及时浇水,保证水分均匀供应。及时剪除过密枝条和枯枝,及时防虫,以减少人为伤口和虫伤。(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干悬粉500倍液,或4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40%灭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