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介 英文名Cherry caterpillar异名舟形毛虫、苹果天社蛾、黑纹天社蛾等 苹掌舟蛾学名:Phalera flavescens(Bremer et Grey),属鳞翅目,舟蛾科。为害苹果、梨、桃、杏、李、山楂、樱桃、枇杷、梅等。国内分布北起黑龙江、内蒙古,南至台湾及广东、广西、云南(昆明),东近边境线,西向自陕西、甘肃(临洮)折入四川、云南,并再西延,采于西藏的林芝。淮河以北局部地区,密度较大。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前苏联。 [为害症状]初孵幼虫群集叶背不食不动,早晚、夜间或阴天常群集叶面,将叶片食成半透明纱网状;稍大的幼虫食片,仅残留叶脉和叶柄,2龄后分散转叶为害暴食期,可将整个叶片连同叶柄食光。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1代。以蛹在树冠下的土中越冬,翌年7月上旬开始羽化。寄生性天敌有日本追寄蝇和家蚕追寄蝇。 [形态]成虫体长22~25mm,翅展49~52mm,头胸部淡黄白色,腹背雄虫残黄褐色,雌蛾土黄色,末端均淡黄色,复眼黑色球形。触角黄褐色,丝状,雌触角背面白色,雄各节两侧均有微黄色茸毛。前翅银白色,在近基部生1长圆形斑,外缘有6个椭圆形斑,横列成带状,各斑内端灰黑色,外端茶褐色,中间有黄色弧线隔开;翅中部有淡黄色波浪状线4条;顶角上具两个不明显的小黑点。后翅浅黄白色,近外缘处生1褐色横带,有些雌虫消失或不明显。(2)卵。球形,直径约1mm,初淡绿后变灰色。 (3)幼虫。共5龄,末龄幼虫体长55mm左右,被灰黄长毛。头、前胸盾、臀板均黑色。胴部紫黑色,背线和气门线及胸足黑色,亚背线与气门上、下线紫红色。体侧气门线上下生有多个淡黄色的长毛簇。 (4)蛹。体长20~23mm,暗红褐色至黑紫色。中胸背板后缘具9个缺刻,腹部末节背板光滑,前缘具7个缺刻,腹末有臀棘6根,中间2根较大,外侧2个常消失。 [习性](1)成虫:成虫白天隐蔽在树叶丛中,或杂草堆中,傍晚至夜间活动,趋光性强。(2)幼虫:初孵幼虫多群聚叶背,不吃不动,早晚和夜间,或阴天群集叶面,头向叶缘排列成行,由叶缘向内啃食。低龄幼虫遇惊扰,或震动时,成群吐丝下垂。3龄后逐渐分散取食,或转移为害,白天多栖息在叶柄,或枝条上,头尾翘起,状似小舟,故称舟形毛虫。 [防治](1)农业防治:苹掌舟蛾越冬的蛹较为集中,春季结合果园耕作,刨树盘将蛹翻出,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幼虫尚未分散之前,巡回检查,及时剪除群居幼虫的枝和叶,幼虫扩散后,利用其受惊吐丝下垂的习性,振动有虫树枝,收集消灭落地幼虫。(2)生物防治:发生量大的果园,在幼虫分散为害之前喷青虫菌悬浮液1 000~1 500倍液,或防治效果可达94%~100%,使用25%灭幼脲3号、苏脲脉1号悬浮剂1 000~2 000倍液,或防治效果达86.1%~93.3%,但作用效果缓慢,到蜕皮时才表现出较高的死亡率。(3)药剂防治:一般情况下,对苹掌舟蛾不需单独喷药,可结合防治桃蛀果蛾时兼治。40.7%毒死蜱乳油2 000~3 000倍液对苹掌舟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