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栗瘿蜂

栗瘿蜂

英文名Chestnut gall wasp  异名栗瘤蜂   栗瘿蜂学名:Dryotosmus kuriphilus Yasumatsu。属膜翅目,瘿蜂科。为害栗树。受害芽春季形成瘤状虫瘿,不能抽生新枝结果。严重者枝条枯死,造成减产或绝产。国内分布北起吉林,南达台湾、广东、广西、云南,东面滨海,西限自河北西斜,至陕西、甘肃后折入四川、云南,止于盆地西缘及横断山系东侧。南北多数地区,密度均高。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东亚特有。

[为害症状]以幼虫为害芽和叶片,形成形状各异的虫瘿。被害芽不能长出枝条,直接膨大形成瘤状虫瘿。在虫瘿上长出畸形小叶。在叶片主脉上形成的虫瘿为叶瘿,瘿形较扁平。虫瘿呈绿色和紫红色,到秋季变成枯黄色,每个虫瘿上留下1个或数个圆形出蜂孔。自然干枯的虫瘿在1~2年内不脱落。栗树受害严重时,虫瘿布满树梢,很少长出新梢,不能结实,树势逐渐哀弱,枝条枯死,导致整株成片死亡。

[发生规律](1)发生世代:一年发生1代。(2)越冬及初次虫源:以初龄幼虫于芽内越冬。(3)发生因素:①气候因素。成虫发生期降雨时间长或暴雨,成虫大量死亡,当年新芽被产卵率和次年虫瘿发生数量均减少,栗树受害可显著减轻。风力和风向可助长成虫飞翔扩散,下风处的栗林次年受害程度常加重。②栽培因素。地势低洼、避风郁闭的栗林发生较重,就单株而言内膛和树冠下部枝上发生较多。③天敌。国内发现有10余种寄生蜂,长尾小蜂寄生率较高。

[形态](1)成虫:雌虫体3.0~3.7mm,翅展6.0~6.8mm,腹部较大。雄虫体长2.2~2.8mm,翅展5.3~6.Omm,腹部较小,末端钝圆。头部黑色或头腹而为黄褐色,颜及颊均有点刻和白色纤毛;单眼黑褐色,三角形着生于头顶部,复眼大,半球形,黑褐色;触角鞭状,14节,第1节长,2倍于第2节,除基节有的黑褐色外其余黄色;胸部黑色,密布小点刻和白色纤毛,背片上有3条纵线,中间条直,两边向后内斜;小盾片隆起,黑色,密布点刻和白色纤毛;翅薄透明,上有细毛,翅脉简单;足基节黑色,腿节黑色或部分黄色,胫节、跗节黄色;腹部卵形,光滑,黑色,光泽强,略扁;产卵器与腹末长度基本相等。(2)卵:白色,长椭圆形,0.3mm×0.lmm,基部有柄,约0.3mm。(3)幼虫:12节,白色,光滑,长3.5~3.8mm,有一对大颚,基部黄色,端部黑色。在颚两边各有1个黄色小斑点。(4)蛹:离蛹,长3.3~3.8mm.初化蛹时为白色,其后逐渐变为褐色。 

[习性](1)成虫:成虫白天活动,飞翔能力不强,晴朗无风的天气可在树冠附近飞翔,夜晚栖急在叶背。成虫产完卵即死亡。(2)幼虫:幼虫孵化后在芽内为害花、叶并形成小虫室,9月下旬开始在小虫室内越冬。

[防治](1)农业防治:①加强综合管理合理修剪,使树体通风透光可减少发生。②栗园5月底以前彻底摘除当年新鲜虫瘤,消灭越冬幼虫,杜绝栗瘿蜂发生为害。(2)生物防治:剪下的枯瘤瘿内有寄生蜂,应用篮子盛好存放室内,使寄生蜂在瘿内安全生存越冬。次年3月份再将篮子挂在栗瘿蜂为害严重的栗林,使寄生蜂羽化后再行寄生。(3)药剂防治:受害严重的栗园,可在6月中下旬成虫脱瘿外出活动盛期,选喷80%敌敌畏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加20%氰戊菊酯乳油3 000~4 000倍液,或毒杀成虫。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