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枣缩果病

枣缩果病

简 介

英文名Jujube fruit Erwinia rot异名枣黑腐病、枣铁皮病, 枣缩果病俗称干腰、黑腰、束腰病,是枣果主要病害。各地均有分布,发生日趋严重,病果率10%~50%,严重年份达90%以上,甚至绝收。病果失去食用价值。

[为害症状]枣果在白熟期开始出现症状。初期在果实中部至肩部出现水浸状黄褐色不规则病斑,果面病斑提前出现红色,无光泽;病斑不断扩大,向果肉深处发展。果肉病斑区出现由外向内的褐色斑,组织脱水、坏死,黄褐色果肉有苦味,病斑外果皮收缩;后期外果皮呈暗红色,整果无光泽,果肉由淡绿色转赤黄色,果实大量脱水,一侧出现纵向收缩纹,果柄也变为褐色或黑褐色。比健果提早脱落。果实瘦小,失水皱缩萎蔫,果肉色黄,松软呈海绵状坏死,发苦。

[病原]病原为噬枣欧文氏菌Erwinia jujubovra Wang Cai Feng et gao.属细菌。

[侵染]病原在树上或落果落叶中越冬,靠昆虫、雨水、露水传播,从伤口侵入,或在花期侵入,呈潜伏状态。

[发生规律](1)时期。从果梗洼变红到1/3变红时,枣肉含糖量18%以上,是该病的发生盛期。一般在8月中下旬开始发病,8月下旬至9月初进入发病盛期。(2)气候因素。若感病期阴雨连绵,或间断性晴雨交替,高温、高湿天气,连续大雾,病果率和病情指数常急剧上升,呈现爆发现象。(3)虫口。该病的发生与刺吸式口器昆虫的虫口密切相关,介壳虫、蝽象、壁虱、叶蝉以及桃小食心虫均可传病。

[防治](1)农业防治:在秋冬季节清理落叶、落果、落吊,早春刮树皮,集中烧毁;合理冬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防止冠内郁闭。(2)药剂防治:花期和幼果期喷洒0.3%硼砂或硼酸。萌芽前喷波美3~5度石硫合剂。7月下旬至8月上旬喷农用链霉素100~140单位/毫升,或50%琥胶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2 000~3 0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1~2次。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