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介 英文名Smaller apple leaf roller异名苹卷蛾、远东褐带卷蛾、茶小卷叶蛾、棉小卷叶蛾、苹小黄卷叶蛾、网纹褐卷叶蛾 苹果小卷蛾学名Adoxophyes orana (Fischer von Roslerstamm),属鳞翅目,卷蛾科。为害苹果、梨、山楂、桃、李、杏、柑橘等。幼虫食性很杂,对苹果为害最重,其次是桃、杏、李等。严重影响果品质量。苹果小卷叶蛾钻入塑膜袋内为害果实的现象严重,已成为塑膜套袋苹果的主要害虫。国内分布东、南、西、北向均靠近边境线。新疆系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现。黄河、长江流域一带,常年密度较大。国外分布于日本、俄罗斯、泰国、缅甸、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斐济与欧洲。 [为害症状]越冬代幼虫出蛰后先爬到嫩芽、幼叶上取食,稍大后吐丝将2~3片叶缠缀在一起成虫苞,潜在其中食害叶肉,虫斑成网状,并在叶片与果面相贴处舐食果皮,成小坑洼。稍大幼虫为害使果面呈片状凹大伤疤。 [发生规律](1)发生世代:黄河故道地区1年4代,辽宁、华北3代。安徽北部一年发生4代。(2)越冬及初次虫源:以幼龄幼虫于粗翘皮、伤口等缝隙内结白色薄茧越冬。(3)发生因素:天敌:卵有赤眼蜂;幼虫有甲腹茧蜂、狼蛛、白僵菌等。 [形态](1)成虫:体长6~8mm,翅展15~20mm,黄褐色。静止时呈钟罩形。触角丝状,下唇须明显前伸。前翅略呈长方形,基斑褐色,中带、端纹深褐色,中带上半部狭,下半都向外侧突然增宽,似斜“h”形。(2)卵:扁平,椭圆形,径长约0.7mm左右,淡黄色半透明,孵化前黑褐色,数10粒成块作鱼鳞状排列。扁平,椭圆形,淡黄色,数十粒排成鱼鳞状卵块。(3)幼虫:体长13~18mm,黄绿色至翠绿色。头小淡黄白色,单眼区上方有1棕褐色斑。臀栉6~8根。低龄体淡黄绿色。(4)蛹:蛹长9~11mm,黄褐色,较细长,初绿色后变黄褐色。2~7腹节背面各有2横列刺,前列刺较粗、后列小而密,均不到气门;尾端有8根钩状臀棘,向腹面弯曲。 [习性](1)成虫:成虫白天很少活动,常静伏在树冠内膛遮荫处的叶片,或叶背上,夜间活动。成虫有较强的趋化性和微弱的趋光性,对糖醋液,或果醋趋性甚烈,有取食糖蜜的习性,饲喂糖蜜的成虫,其产卵量明显增多。卵产于叶面,或果面较光滑处。(2)幼虫:幼虫很活泼,触其尾部即迅速爬行,触其头部会迅速倒退。有吐丝下垂的习性,也有转移为害的习性。老熟幼虫在卷叶内化蛹,成虫羽化时,移动身体,头、胸部露在卷叶外,成虫羽化后在卷叶内留下蛹皮。 [防治](1)农业防治:果树休眠期至萌发前彻底刮除树体粗皮、翘皮及剪锯口周围的死皮,刮除的碎屑要集中烧毁,并取除撑枝开角的棍棒集中处理,消灭越冬幼虫。生长季发现卷叶及时人工杀灭其中幼虫或夏季修剪时摘除虫苞集中销毁。(2)物理防治:越冬代成虫发生期开始,坚持在主枝上挂糖醋碗诱杀成虫,每5行挂中间一行,每碗相距15~20m,并注意及时补充糖醋液,也可用性诱剂诱杀,减少下代虫口基数。(3)生物防治:释放赤眼蜂。发生期,隔株,或隔行放蜂,每代放蜂3~4次,隔5天,每株放有效蜂1 000~2 000头。李师昌等用松毛虫赤眼蜂寄生防治苹果小卷叶蛾,寄生率高,防治效果较好,能有效控制苹果小卷叶蛾为害,而且兼治多种果园内其他害虫如各种卷叶蛾、梨小食心虫、毛虫类等。(4)药剂防治:①用50%敌敌畏乳油200倍液涂抹剪、锯口,消灭其中的越冬幼虫。②对越冬虫口基数较大的果园,可于萌芽前喷5%柴油乳剂。3月底4月初,越冬代幼虫出蛰盛期前1周,全树喷布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 000~1 500倍液。③在越冬幼虫出蛰期和各代幼虫发生初期喷80%敌敌畏热雾剂800倍液,或50%辛硫磷热雾剂1 5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2 000倍液,或52.5%农地乐乳油2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热雾剂3 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或30%桃小灵乳油2 000倍液,或24%米螨悬浮剂1 500倍液。④果实套袋前第1次药时,药剂选用3%啶虫脒乳油2 000~2 500倍液,加入20%杀灭菊酯乳油2 500~3 000倍液,或20%甲氰菊酯乳油2 000~2 500倍液;5月中下旬果实套袋结束后,第1代幼虫孵化盛期,喷布1.8%阿维菌素乳油4 0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4 000倍液。6月下旬~7月中旬,防治山楂叶螨时,正值第2代幼虫孵化盛期,全树细致喷布1.8%阿维菌素乳油4 000倍液加48%乐斯本乳油1 500倍液。若虫口基数仍大时,在第3代幼虫孵化盛期前1周再喷布1次20%杀铃脲悬浮剂4 000~5 000倍液进行防治。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