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 介 英文名Pear Phytophthara crown and root rot异名梨黑胫病、梨干基湿腐病 梨树疫病主要发生在甘肃、内蒙古、青海、宁夏等梨树灌区,其中甘肃省发病较重,一般梨园病株率10%~30%,重病梨园达70%以上。 [为害症状](1)枝干。主要为害树干基部,发病初期病斑为暗绿色,后变为黑褐色,病段树皮腐烂、干缩下陷,呈环状缢缩,表面干硬如革质。病斑自下而上发展,后病部与健部交界处产生明显裂痕。如果病斑扩展到主干基部一周时,全树即死亡。(2)幼树。1~2年生植株发病后,当年叶片萎蔫、变红、卷曲、继而焦枯脱落,枯株死亡。3~8年生树罹病后,生长势衰弱,生育期推后,果实小而干硬,早期脱落或不堪食用,2~3年后死株。9年生以上的梨树发病较少。 [病原]病原为梨树疫腐病菌Phytophthara cactorum (Lebert et Cohn) Schroter.属鞭毛菌亚门真菌。(1)形态。无性阶段增生游动孢子及厚垣孢子,有性阶段产生卵孢子。(2)特性。病菌菌丝生长温度为10~30℃,最适温度为25℃。(3)寄主。梨。 [侵染]病原以卵孢子、厚垣孢子或菌丝体在病组织内或土壤中越冬,靠雨水或灌溉水传播,从伤口侵入。在兰州地区,梨树生长季节均可发病,7~9月份间扩展较快。 [发生规律](1)品种因素。梨树品种间发病差别较大,苹果梨易感病。(2)气候因素。高温多雨是发病的主要因素。(3)栽培因素。果园积水时间过长、杂草丛生易加重发病。一般1~3年生幼树易发病,4年生以后发病较少。草莓上的疫腐病原可侵染梨树。 [防治](1)农业防治:选用杜梨、酸梨作砧,高位嫁接,接口高出地面20厘米。低位苗适当浅栽,使砧木露出地面,以防病原从接口侵入。已深栽的梨树应扒土、晒接口。梨园内及其附近不种草毒。灌水要均匀,勿积水,改漫灌为从小渠分别引水灌溉。对树干上的病斑应及时刮治,或用刀尖的病部纵向划道,深达木质部,隔距离5mm左右。(2)药剂防治:在5月份降雨前或灌水前,对树干基部喷洒72%克露可湿性粉剂500倍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刮除病斑后涂抹果康宝10倍液。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