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 介 英文名Bean angular leaf spot [为害症状]为害叶片,产生小且受叶脉限制的多角型病斑,病斑初期为淡褐色或灰色,后期呈暗褐色。病斑常在花期及结荚期出现,病斑可互相愈合造成叶片黄化、落叶,豆荚亦可被感染产生大型褐色斑点。潮湿时斑面隐现暗色霉层。 [病原]病原为灰拟棒束孢Isariopsis griseola Sacc.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无色,不分枝,直立,顶端钝圆,大小(68.6~134.75)μm×(2.7~4.4)μm。分生孢子圆筒形,倒棍棒形,顶部略细,无色,隔膜0~5个,大小(26.95~66.15)μm×(4.9~7.35)μm。 [侵染]病原以菌丝块或分生孢子在种子上越冬,成为第2年初侵染源。生长季为害叶片,并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扩大为害,秋季为害豆荚,并潜伏在种子上越冬。 [发生规律]秋季发生重。 [防治](1)种子消毒。用45℃温水浸种10分钟,进行种子消毒,然后再播种。(2)农业防治。发病重的地块收获后深耕,有条件地方进行轮作。(3)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60%琥?乙磷铝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1~2次。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