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介 英文名Co可湿性粉剂ea powdery milde 白粉病是豇豆的一种普通病害。各地均有分布,南方发生普遍,局部地区受害重。 [为害症状]主要危害成株叶片。初期叶片背面产生小白斑,圆形。后扩大相互连接,覆盖整个叶片,沿叶脉扩展成粉带,颜色渐变为灰白色至紫褐色。严重时叶面出形成病斑,致叶片枯黄脱落。 [病原]病原为蓼白粉菌Erysiphe polygoni DC.属子囊菌亚门真菌。闭囊壳黑褐色,球形,直径81~176μm。子囊长无色,卵形,大小(49~82)μm×(29~53)μm。子囊孢子无色,椭圆形,单胞,大小(17~30)μm×(10~19)μm。菌丝表生,丝状。分生孢子梗棒状,不分枝。分生孢子无色,椭圆形或柱形,单胞。(3)寄主。这种病原可以侵染豇豆、菜豆、豌豆、蚕豆、大豆、扁豆、番茄、茄子、甘蓝、芹菜等蔬菜。 [侵染]病原在温暖地区可以辗转传播为害;寒冷地区病原在多年生植物体内、花卉上或以闭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冬。第2年春天产生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 [发生规律](1)气候因素。田间病害流行的适温为16~24℃,相对湿度45%~75%。雨水偏少的年份发病较重。干旱或日夜温差大的条件下,叶面易结露,发病重。(2)栽培因素。种植密度过大,特别是在窝风的地方,发病重;施肥不足,偏施氮肥,缺磷少钾,植株生长衰弱,或在酸性土壤上种植,发病较重。 [防治](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田间零星发病时要及时摘除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种植密度要适宜,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降低湿度。(2)化学防治: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25%腈菌唑乳油 2 5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1200倍液,或30%爱苗乳油 3 000倍液,或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 2 000倍液等,隔7~10天喷1次,连续3~4次。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