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介 英文名Chinese waxgourd Rhizoctonia rot [为害症状]出土前和出土后的幼苗及大苗均可受害。但发病时间不象猝倒病那样集中,始发于子叶期至四片真叶期间;幼苗受害后茎基部产生褐色椭圆形或纺锤形凹陷斑,边缘较明显。发病初期幼苗白天叶片萎蔫,晚间恢复正常;以后病斑渐凹陷,扩大到绕茎一周时,茎基部干缩,叶片萎蔫不能恢复,最后幼苗干枯死亡,但不折倒。病部有明显或不明显的轮纹,病苗上不产生白色絮状霉层,但形成淡褐色蜘蛛网状的菌丝。这是与猝倒病的不同之处。 [病原]病原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初生菌丝无色,后为黄褐色,具隔,粗8~12μm,分枝基部缢缩,老菌丝常呈一连串桶形细胞。菌核近球形或无定形,0.1~0.5mm,无色或浅褐至黑褐色。担孢子近圆形,大小(6~9)μm×(5~7)μm。 [发生规律]种子带菌、营养土带菌、农家肥带菌或农家肥未充分腐熟易发病;苗床地势低洼积水、营养钵浇水过多,致使营养土成泥糊状、种芽、种根不透气易发病;长期低温、高湿、阴雨、光照不足发病重。 [防治](1)种子消毒。用55℃温水浸种子15分钟。(2)农业防治。床苗排湿降温,加强通风,增加光照。(3)化学防治。苗床土壤用土壤消毒散6克加细土地5kg/m2,拌匀后下垫上盖。发病初期喷淋3.2%恶甲AS 300倍液,或15%恶霉灵AS 45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EC 1200倍液,或72.2%霜霉威AS 400倍液。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