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辣椒青枯病

辣椒青枯病

简 介

英文名Pepper southern bacterial wilt异名辣椒细菌性枯萎病 辣椒青枯病是辣椒一种典型的土传性病害。

[为害症状]一般在坐果初期发病。发病株顶部叶片萎蔫下垂,随后下部叶片凋萎,最后中部叶片凋萎。发病初期植株中午萎蔫,早晚能恢复,拔出植株可发现多数须根坏死,茎基部产生不定根或不定芽,部分病茎可见1~2cm大小褐色病斑。纵剖茎部,可见维管束变褐。严重时横切面保湿后可见乳白色黏液溢出,有异味。死株仍保持绿色,但色泽稍淡。

[病原]病原为青枯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Smith)Smith,属细菌。(1)形态。短杆状,单胞,两端圆,单生或双生,大小(0.9~2.0)μm×(0.5~0.8)μm,极生鞭毛1~3根。(2)特性。革兰氏染色阴性。从10~40℃均可生长,发病的适宜温度为20~30℃,耐pH6~8,最适pH6.6。(3)寄主。这种病原可以侵染辣椒、茄子、番茄、马铃薯、烟草、花生等50多个科的数百种植物。

[侵染](1)越冬与初侵染源。病原随寄主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可在土壤中存活14个月,最长可达6年之久。多从寄主根部或茎基部皮孔和伤口侵入。前期属于潜伏状态,条件适宜时,即可在维管束内迅速繁殖,使整个输导器官被破坏而失去功能。茎、叶因得不到水分的供应而萎蔫。(2)传播特点。病原通过雨水、灌溉水、地下害虫、操作工具等传播。

[发生规律](1)气候因素。当土壤温度达到20~25℃,气温30~35℃,田间易出现发病高峰,尤其大雨或连阴雨后骤晴,气温急剧升高,水分蒸腾量大,易促成病害流行。(2)栽培因素。连作重茬地,缺钾肥,低洼地,酸性土壤,利于发病。

[防治](1)农业防治。尽可能的与瓜类或禾本科作物轮作,坚持4年以上不与茄科、豆科作物重茬。整地时施用草木灰或石灰等碱性肥料,使土壤显微碱性。增施钾肥,也可抑制青枯病原的繁衍。育苗钵护根育苗。移栽时尽量少伤根系,培育壮苗。本田采取高垄深沟栽培,使排水通畅。浇水时要小水勤浇,使田间不旱不涝。田间发现零星病株,立即拔除。(2)化学防治:在出现发病条件但还未发病时,喷70%琥珀酸铜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70%琥?乙磷铝可湿性粉剂 500~6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施2~3次。零星发病后拔除病株,病穴用20%福尔马林液或者20%石灰水液浇灌消毒。连片发病时,用浓度为100~200mg/kg的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灌根,隔7~10天灌1次,连续2~3次。灌根的同时喷施50%绿乳铜乳油 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3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