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黄瓜病毒病

黄瓜病毒病

简 介

英文名Cucumber mosaic disease异名黄瓜花叶病

黄瓜病毒病是黄瓜的一种重要病害。各地均有分布,夏秋季发病较重,病株率可达30%以上,对产量和质量有明显的影响。

[为害症状](1)叶片。发病初期叶脉透明,几天后成为花叶,病形成黄绿或深绿泡斑,叶面常皱缩不平,出现各种畸形,明显变窄;有的病叶粗糙呈革质,绒毛脱落;有的叶基变长,侧翼变狭变薄,呈现绷紧状态,叶尖细长,呈“鼠尾状”;有的病叶叶缘向上卷曲。有时叶脉出现深褐色坏死,或沿叶脉出现坏死。(2)植株。早期受侵染的病株强烈矮化,高度不及健株的1/2,根系发育不良。

[病原]病原为主要是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甜瓜花叶病毒Muskmelon mosaic virus (MMV)、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黄瓜绿斑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 (CGMMV)。(1)黄瓜花叶病毒。病毒颗粒球状,直径28~30nm。病毒汁液稀释限点1 000~10 000倍,钝化温度60~70℃,10分钟,体外存活期3~4天,不耐干燥,在指示植物普通烟、心叶烟及曼陀罗上呈系统花叶,在黄瓜上也现系统花叶。(2)甜瓜花叶病毒。钝化温度60~62℃,稀释限点2 500~3 000倍,体外存活期3~11天。是西北瓜类病毒病的重要毒源。(3)烟草花叶病毒。病毒粒体杆状。钝化温度90~93℃10分钟,体外存活期72~96小时,在干燥病组织内存活30年以上。(4)黄瓜绿斑花叶病毒。粒体杆状,粒子大小300nm×18nm,超薄切片观察,细胞中病毒粒子排列成结晶形内含体,钝化温度80~90℃,10分钟,稀释限点1000 000倍,体外存活期1年以上。可经汁液摩擦、土壤传播,体外存活期数月至1年。 

[侵染]黄瓜种子不带毒,主要在多年生宿根植物上越冬,蚜虫开始活动或迁飞,成为传播该病主要传播个体。黄瓜绿斑花叶病毒可经汁液摩擦、土壤传播。该病毒很容易通过手、刀子、衣物及病株污染的地块及病毒汁液借风雨或农事操作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田间遇有暴风雨,造成植株互相碰撞,枝叶摩擦或锄地时造成的伤根都是侵染的重要途径。

[发生规律](1)气候因素。发病适宜温度20℃,气温高于25℃多表现隐症。温度高、日照强、干旱的气候条件,缺水、缺肥、棚室中间杂草丛生发病重。(2)栽培因素。附近有番茄、辣椒等茄科作物和甘蓝、芥菜、萝卜、菠菜、芹菜等作物,都会加重病害的发生。

[防治](1)农业防治。当地晚霜过后,即应定植。发现病株时,要及时拔除病株。在打杈、绑蔓、授粉、采收等农事操作时,要注意减少植株间的碰撞;中耕时要减少伤根。浇水要适时适量,防止土壤过干。(3)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药,常用农药有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 300倍液,或3%三氮唑核苷水剂 500倍液,或0.5%抗毒剂1号水剂 250~300倍液,20%毒克星(盐酸吗啉胍?铜)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20%康润1号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20%病毒丹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及时防治蚜虫。有试验表明,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 300~500倍液对大黄瓜病毒病的防效达 65%以上。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