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Chestnut blight 板栗疫病是板栗的主要病害。各地均有发生,发病率由北向南逐渐减轻。发病率和枯死率较高。 [为害症状]板栗生长期都可以受到侵染。(1)枝干:幼苗树枝干有明显的点状突起。大树发病初期树干上溢出黑汁液,树皮组织变褐。随着病情发展,变色更浓,并涉及木质部。黑汁分泌持续到秋季,患病部散发出发酵臭味,绕树干一周引起树枯死。发病部位多为距地面1m左右高度的主干或主枝。(2)叶片:发病板栗树萌芽和发叶的时间比健康植株延迟,而且叶片小而黄,发病重的则芽不能萌发。 [病原]病原为寄生内座壳菌Phytophthora katsurae Ko et Chang。(1)形态:子座直径0.3~2.0μm,常橘红色,内生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分生孢子器不规则,大小不一,多为1室,色淡黄至茶褐色。分生孢子。单胞,无色,长椭圆形或圆柱形,大小(2.4~3.0)μm×(1.2~1.3)μm。子囊壳茶褐色至黑色,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50~350μm,深理在了座组织中,1个至多个,颈细长,黑色,下部色淡,长达60μm,长颈伸出了座顶部。子囊棒状,顶璧增厚,中有孔道,周围有一亮环结构,大小(36~42)μm×(5.5~7.0)μm,子囊孢子8个,成单行或不规则排列,椭圆形,双胞,无色,隔膜处稍缢缩、大小(5.5~11.0)μm×(3.0~5.0)μm。(2)特性:分生孢子在干燥条件下可存活3个月、甚至可长达1年之久,子囊孢子的成熟期以秋季为多、但子囊孢子的释放是长期的,可达数月,且耐干旱,经1年干燥后遇水仍可萌发。 [侵染]病原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在枯死的枝干上越冬,还可以菌丝在种实内越冬,借风、雨、昆虫或鸟类传播。孢子萌发后从伤口侵入。 [发生规律](1)寄主抗性:不同品种的板栗树抗病性不同。亚洲栗树普遍较抗栗疫病,欧洲品种抗性差,中国板栗被认为是最好的抗源。(2)环境因素。冬季气温偏低造成板栗树体冻害,形成伤口,造成宿存弱寄生菌扩展;适宜病菌生长的小气候引起植株与病菌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使疫病流行。(3)栽培因素:种苗、接穗未经检疫,接口未经消毒,或板栗园密度过大,土壤肥力低下,病虫害严重发生,引起树体抗性降低,均有利于发病。 [防治](1)农业防治:①选用抗病品种。北方地区最抗栗疫病的品种是红光栗,东南地区最抗栗疫病的品种是皖薄壳。中国栗疫病高抗品种还有红栗、石丰、乌板栗、油板栗、黄板栗、灰普板栗、桂林油栗、油毛栗、明栗、长安栗和九家种等。②选择土层深厚、湿润而排水良好,含有机质多的砂岩、花岗岩风化的砂质和砾质壤土。③培育健壮无病虫害,无病毒苗木。选择、培养优良菌根苗。④合理施肥,用腐熟的饼肥做肥料。改良土壤。适度灌水,保证代谢。及时修剪,平衡树势。精细抚育,创造好的生长环境。冬季清园。及时防治病虫害。(2)生物防治:将弱毒菌株接种于板栗树上,可以显著的保护栗树不发生疫病或减轻疫病为害。(3)药剂防治:喷石硫合剂全园保护,注意对伤口涂抹防腐剂进行保护。用“402”杀菌剂涂抹根际消毒,或用21%复生水剂 400~500倍液叶面喷雾。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