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介 英文名Diamondback moth异名菜蛾、方块蛾、小青虫、两头尖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属鳞翅目,菜蛾科。各地均有发生,南方为害重。小菜蛾繁殖力强,世代周期短,易产生抗药性,是十字花科蔬菜上最普遍最严重的害虫之一。为害甘蓝、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偶尔也可为害马铃薯、葱、姜、番茄等。国内分布所有省、区,东、南、西、北向均靠近边境线,是分布范围最广的农业害虫。 [为害症状]初龄幼虫仅能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叶片上形成透明的斑块,3~4龄幼虫可将菜叶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幼虫常集中为害心叶,影响包心。在留种菜上,为害嫩茎、幼种荚和籽粒,影响结实。 [发生规律](1)发生世代。华北地区每年发生4~6代,合肥每年发生10~11代,广东20代。(2)越冬。长江及其以南地区无越冬、越夏现象。长江以北地区,成虫在十字花科蔬菜、留种蔬菜及田边杂草中越冬,幼虫多数在菜心里越冬,蛹多数在菜株中部或叶片背面越冬。(3)发生时期。在北方于5~6月份及8月份呈2个发生高峰,以春季为害重,长江流域和华南各省以3~6月份和8~11月份为2次高峰期。秋季重于春季。(4)环境因素。菜蛾的发育适宜温度为20~30℃。高温干燥的条件有利于小菜蛾发生。十字花科蔬菜种植面积大、复种指数高的地区小菜蛾发生严重。(5)天敌。菜蛾绒茧蜂,姬蜂。 [形态](1)成虫。灰褐色小蛾,体长6~7mm,翅展12~15mm。雄虫体色较深;前翅灰黑色或赭褐色,翅后缘从翅基到外缘有呈三度曲波状的黄褐色带;腹部末端圆钳状,抱握器微张开。雌蛾色淡,灰褐色;前翅前缘淡黄或灰白色,后缘波纹色浅,呈灰黄色;腹部末端圆筒形。雌雄前翅缘毛均长,特别是靠近外缘处更长。后翅均为银灰色。停息时两翅覆盖于体背成屋脊状,前翅缘毛翘起,两翅结合处由三度去波纵带组成的3个连串的斜方块。(2)卵。椭圆形,稍扁平,一端稍倾斜。大小为0.5mm×0.3mm,初产时乳白色,后变为黄绿色,具光泽。(3)幼虫。共4龄,初为深褐色,后变为黄绿色至绿色。末龄幼虫体长约10mm,纺锤形。头部黄褐色,前胸背板上有由淡褐色无毛的小点组成的2个“U”形纹,体上着生有稀疏的长而黑的刚毛。臀足向后超过腹部末端。(4)蛹。长5~8mm,颜色多变,有绿、灰黑、粉红、黄白等色。肛门周缘有钩刺3对,腹未有小钩4对。近羽化时,复眼变黑,翅芽上有三度曲波状纹明显可见。蛹外被薄茧。 [习性](1)成虫。成虫昼伏夜出,白天仅在受惊扰时,在株间作短距离飞行。成虫产卵期可达10天,平均每雌产卵100~200粒,卵散产或数粒在一起,多产于叶背脉间凹陷处。成虫有趋光性,夜出活动,活动高峰为19~23时,在植株间短距离飞翔产卵。(3)幼虫。幼虫活泼、动作敏捷,受惊时向后剧烈扭动、倒退或吐丝下落。1龄幼虫潜叶钻食叶肉,2龄幼虫啃食叶肉残留上表皮,成为透明的斑块。在留种田除取食嫩叶外还啃食嫩茎、钻食幼荚、食空种荚。进入4龄期为老熟幼虫,老熟幼虫在叶脉附近结薄茧化蛹,蛹期为9天。 [防治](1)农业防治。避免十字花科蔬菜周年连作,以免虫源周而复始发生。对苗田加强管理,及时防治,避免将虫源带入本田。蔬菜收获后,要及时处理残株落叶,及时翻耕土地,可消灭大量虫源。(2)生物防治。释放菜蛾绒茧蜂,姬蜂。每亩放性引诱剂诱芯7个,把塑料膜4个角绑在支架上盛水,诱芯用铁丝固定在支架上弯向水面,距水面1~2cm,塑料膜距蔬菜10~20cm,诱芯每30天换1个。(3)物理防治。利用趋光性,在成虫发生期,采用多佳频振式杀虫灯,或黑光灯,可诱杀大量小菜蛾,减少虫源。(4)化学防治。卵孵化盛期至2龄前喷药,每亩用2.4%阿维?高氯微乳剂防治小菜蛾30ml,或5%丁烯氟虫腈乳油 40ml2.5%多杀霉素乳油 60~80ml,或5%氟啶脲乳油 为60ml,或5%印楝素乳油 为100ml,或10%虫螨腈悬浮剂 15~30ml,1.8%阿维菌素乳油 30~50ml加水20~50升,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5~30ml,或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20~30ml加水40~50升,2.5%联苯菊酯乳油 50~60ml加水20~50升,48%毒死蜱乳油 100~150ml加水20~50升喷雾,或80%易福乳油 2 000~3 000倍液喷雾防治,3龄后用80%易福乳油 1 000倍液。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