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介 英文名Taro leaf mold 芋污斑病是芋的一种主要病害。各地都有分布。发病率60%~80%。严重时达100%,部分叶片枯死,对生产有一定的影响。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多在叶正面,圆形或不规则形,初呈淡褐色,边缘不明显。后渐扩大变淡褐色至暗褐色,叶背面病斑呈淡黄褐色,后呈绒毛状,似污渍状。病斑直径0.3~1cm。潮湿时病斑生暗色霉层,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重时病斑布满全叶,叶片枯黄。一般从老叶开始发病,后蔓延至新叶。顶叶很少发病。 [病原]病原为芋芽枝菌Cladosporium colocasiae Saw,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单生或数枝丛生,丝状,略弯曲,基部稍粗,暗褐色具3~6横隔膜,大小(60~160)μm×(4.5~6)μm。分生孢子卵形至纺锤形,或长椭园形,单胞或双胞,无色至淡色大小(12~18)μm×(6.5~8)μm。 [侵染](1)越冬与初侵染源。病原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条件适宜时病原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2)传播特点。病原借气流或雨水溅射传播蔓延,病部不断产生分生饱子进行再侵染,使病害得以蔓延扩大。 [发生规律](1)气候因素。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发病的重要因素。温度在24℃左右、伴有防雨时,田间出现零星病叶,温度升高到26~28℃时,田间形成发病高峰期。(2)栽培因素。密度过大,管理不善,尤其是长期深灌和偏施氮肥,植株生长过旺,发病重。增施过磷酸钙、草木灰、硫酸钾等磷、钾肥发病轻。 [防治](1)农业防治。种芋最好在早霜后的晴天采收,晾晒1~2天后进行窖藏。清洁田园,集中处理病叶,加强肥水管理,合理施肥、清沟排渍。(2)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 5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悬浮剂 700倍液,喷洒时雾滴要细,并加入0.2%洗衣粉以增加展着力。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