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大蒜褪绿条斑病毒病

大蒜褪绿条斑病毒病

[为害症状]2~3叶期染病,病株上出现明显的黄色褪绿条斑;成株染病植株呈不同程度的矮化,瘦弱,纤细,叶片无光泽,蜡质消失,呈半卷曲状,有的上下叶片捻在一起卷曲成筒状;心叶不能抽出,病株一般不能抽薹,薹上具明显的褪绿块斑,病株根短且少,黄褐色。病蒜产量、质量明显下降,种性退化。

[病原]病原为大蒜褪绿条斑病毒病Garlic chlorosis streak virus。

[侵染]主要靠汁液摩擦和桃蚜传毒。

[发生规律]15~30℃利于发病和显症,温度过高或过低似有隐症现象。蚜虫发生量大及与其他葱属植物连作或邻作发病重。由于大蒜系无性繁殖,以鳞茎作为播种材料,因此植株带毒能长期随其营养体蒜瓣传至下代,以至田间已无不受病毒感染的值株,且不断扩大病毒繁殖系数,致大蒜退化,鳞茎变小。紫皮蒜较白皮蒜发病重。

[防治](1)农业防治。严格选种,尽可能建立原种基地;采用轻病区大蒜的鳞茎(蒜瓣)做种,减少鳞茎带毒率。大力推广营养茎尖、生殖茎尖分生组织的离体培养,脱除大蒜鳞茎中的主要病毒。避免与大葱、韭菜等葱属植物邻作或连作,减少田间自然传播。在蒜田及周围作物喷洒杀虫剂防治蚜虫,防止病毒的重复感染,使用药剂见本书蚜虫防治法。此外还可挂银灰膜条避蚜。加强大蒜的水肥管理,避免早衰,提高植株抗病力。(2)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0.5%抗毒剂水剂1号250~300倍液,或20%毒克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病毒宁水溶性粉剂5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3天停止施药。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