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Vegetable leafminer,Pea leaf miner 异名豌豆植潜蝇、豌豆潜叶蝇、叶蛆、叶夹虫 豌豆彩潜蝇学名Chromatomyia horticola Goureau,属双翅目,潜蝇科。为害大蒜、豌豆、菜豆、豇豆、红小豆、甘蓝、白菜、莴苣、番茄等22科30多种植物。各地均有发生。 [为害症状]为害物点以幼虫在叶片表皮下的柔软组织中取食,食去叶肉,仅留上下表皮,形成灰白色的蛇形潜道,内有黑色虫粪,影响生长,为害严重时叶片组织几乎全部受害,叶上布满潜道,引起整个叶片枯死。幼虫还能潜食嫩荚及花梗,造成落花,影响结荚。 [发生规律](1)发生世代。华北每年发生4~5代,安徽每年发生10~12代,福建每年发生13~15代。(2)越冬。淮河秦岭以南至长江流域,以蛹越冬为主,少数以幼虫和成虫越冬,南岭以南无越冬现象。(3)发生时期。4~5月份为发生盛期,6~7月份因温度较高,虫口密度迅速下降,为害轻微,迁飞到瓜类、苜蓿和杂草上生活;8月以后又逐渐转移到白菜、萝卜上继续繁殖为害。(4)环境因素。成虫较耐低温,幼虫和蛹的发育适温变较低。高温是抑制豌豆潜叶蝇在夏季为害的主要因素,7月份气温高于32℃时难以存活,最适温度为22℃左右。 [形态](1)成虫。额黄色,触角黑色。中脚背板(包括小盾片)黑灰色。翅长2.2~2.6mm,前缘脉仅伸达R4+5。翅透明,但有虹彩反光。平衡棒黄白色.足除腿节瑞部黄白色外,均为黑色。(2)卵。长约0.3mm,长椭圆形,乳白色。(3)幼虫。幼虫共3龄,老熟幼虫黄色,长约3mm,体表光滑透明,前气门成叉状前伸,后气门每侧有3个孔突和开口,在叶片内化蛹。老熟幼虫黄色,长约3mm,体表光滑透明,前气门成叉状前伸,后气门在腹部末端背而,为1对明显的小突起。(4)蛹。长2.5mm左右,长椭圆形,黄至黑褐色。 [习性](1)成虫。成虫很活跃,白天活动,出没于寄主间,进行摄食、交配和产卵,受惊扰时在株间飞翔或在原株上爬行。成虫吸食花蜜,或靠雌虫以产卵器刺破叶片,从刺孔中吸取汁液。每头雌虫在同一叶片上只产卵1~2粒,常在嫩叶叶背边缘。在自然条件下,有选择健壮植株产卵的习性。(3)幼虫。幼虫孵化后,很快就能取食叶肉,边食边向前钻,随着虫体的增大,隧道越来越大。老熟后即在潜道末端化蛹。 [防治](1)农业防治。清除田间寄主摘除有虫残体作物收获后,要及时清除田间败叶。早春潜叶蝇大量发生之前,及时铲除田间、田边杂草,同时结合中耕除草,摘除豌豆下部虫量较多的叶片,将其集中处理。(2)物理防治。在成虫始盛期,采用灭蝇纸或诱杀板诱杀成虫,设置诱杀板以每亩15个诱杀点为宜,把潜叶蝇成虫防治在产卵以前。(3)化学防治。必须抓住产卵盛期至孵化初期的关键期,即田间成虫大量飞翔,豌豆新叶背面有灰白色小点或初见为害状时用药。喷雾要均匀,以叶片湿润而不流水为宜,特别叶背喷药,喷药时间为上午和下午无风晴天进行。用20%的斑潜净微乳剂2 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1 500倍液、2.5%蚧虱速杀高渗乳油 1 500倍液或1.8%集琦虫螨克乳油 2 500倍液喷雾防治。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