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Chinese chives gray mold 灰霉病是保护地韭菜的一种重要病害。轻病田可减产10%~30%,重病田可造成毁棚绝产,严重影响春节上市韭菜的产量与品质。 [为害症状]主要发生在叶片上。(1)白点型。初期叶面上生白色至浅灰褐色的小点,一般正面多于叶背面,斑点扩大后呈椭圆形至梭形,在湿度大时表面生稀疏的霉层,后期病斑互相联合成大片枯死斑,引起半叶或全叶枯死,潮湿时枯叶表面密生灰色至灰褐色的绒毛状霉层。(2)湿腐型。有时病叶上不产生白点。(3)干尖型。由割茬的刀口处向下腐烂,开如呈水渍状,后变为淡绿色,有褐色轮纹,病斑为半圆形至“V”字形,以后病部继续向下扩展2~3cm,病叶黄褐色,湿度大时生灰色或灰绿色绒毛状霉层。 [病原]病原为葱鳞葡萄孢菌Botrytis squamosa Walker,属半知菌亚门真菌。(1)形态。菌丝无色。分生孢子梗从叶内伸出,淡灰色,大小(208~1216)μm×(9.6~19.2)μm。分生孢子椭圆形,浅褐绿色,透明,光滑,大小(12.5~25)μm×(8.75~18.5)μm。(2)特性。病原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5~30℃,菌丝生长的适温是15~21℃。温度升高产生菌核,27℃产生菌核最多。(3)寄主。这种病原可以侵染韭菜、葱、蒜等蔬菜。 [侵染]病原以病叶上的灰霉传播,韭菜收割时将病原散落在土表。病原对湿度要求较严格,在大棚相对湿度84%以下时,孢子不能萌发。相对湿度92%~95%时利于病原萌发。 [发生规律]秋末冬初韭菜扣棚后始见发病,棚室内的生态条件有利于发病。品种间对此病抗性差异明显。 [防治](1)农业防治。每亩施草木灰800kg左右,生石灰100kg,翻入土中,做畦浇水,覆盖塑料膜,盖严10~15天。在晴好天气下温室大棚中20cm土层温度可达52℃以上,3~5天后就可杀死土壤中病原。韭菜收割后清除病株残体。白天棚室温度达30℃以上时,中午要放风2~3小时。多施有机肥和饼肥。采用浇小水或滴灌,严格控制棚室相对湿度不高于84%。(2)化学防治:扣棚后每亩用45%百菌清烟剂250~300g,杀灭棚内残存的病原。收割后6~8天喷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1 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1 000~1 500倍液,或50%的农利灵颗粒剂 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每次每亩喷施药液50kg,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每亩也可选用5%百菌清粉尘剂1kg,或6.5%万霉灵粉尘剂1kg,使用喷粉器均匀喷粉。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