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Onion leafminer 异名葱潜叶蝇、韭菜潜叶蝇 葱斑潜蝇Liriomyza chinensis (Kato)双翅目,潜蝇秆。为害百合科葱属的葱、韭菜、大蒜、洋葱等作物,以大葱、韭菜受害最重。 [为害症状]雌成虫先用产卵器在叶片上刺孔,然后通过刺孔取食。取食孔呈白色圆形斑点或圆形刻点,多沿叶片纵向排列整齐,也有分散的,当成虫发生量大时,大葱叶片上布满密密麻麻的取食孔;成虫产卵孔与取食孔明显不同,呈细长椭圆形,多数十几粒呈双列倒八字形排列在葱叶上。幼虫潜食叶肉组织,形成潜道。在大葱、大蒜、洋葱叶形成的典型潜道是连续的且比较直;当某一部位幼虫较多时,很多潜道融合形成潜食斑。幼虫为害韭菜时多在心芽及韭白部分,韭菜受害后常导致地上部韭苗腐烂枯死。幼虫潜道及成虫取食孔都可降低寄主植物的光合作用,严重影响作物生长,造成叶片提前枯死,产量降低。特别是葱、韭叶片受害后,不仅造成严重减产,而且降低甚至丧失食用价值,其商品性大大降低,损失严重 [发生规律]7~8月份间盛发,为害严重,直至9~10月份间尚继续为害,使葱株枯萎。 [形态](1)成虫。雌虫体长2~2.5mm,雄虫1.75~2.0mm。成虫头部黄色,复眼蓝绿色且有金属光泽;触角3节,黄色。胸部灰黑色,仅肩胛、翅基部和背板两侧淡黄色,背中鬃2行。足黄色,仅基节基部黑色。前翅无色透明,后翅平衡棒黄色。腹部黑色,节间膜及边缘黄色,长有鬃。(3)幼虫。初龄幼虫体乳白色,口钩黑色,老熟幼虫体浅黄色,身体柔软透明,体表光滑。幼虫腹末端有一对管状的后气门,后气门有8个气门孔。(4)卵。长椭圆形,浅米黄色。(5)蛹。围蛹,椭圆形,初为淡黄色,后变为黄褐色,壳坚硬。 [习性]成虫活泼,飞翔于葱株间或栖息于叶筒端。幼虫在叶组织中的隧道内能自由进退,并在叶筒内外迁移于为害部位。成熟幼虫即在蛀道中化蛹。 [防治](1)农业防治。葱斑潜蝇食性较窄,只取食百合科的葱、韭菜、大蒜等,成虫迁飞能力不强,因此应提倡该类作物与非寄主作物1年以上的轮作。(2)化学防治。着重抓住5~9月份田间成虫盛发期至低龄幼虫期的防治。对育苗葱田,应从4月下旬开始,对越冬代成虫、一代幼虫进行重点防治。叶面喷雾可选用0.9%爱福丁乳油 2 000倍液,或0.6%齐螨素乳油 1 500倍液,或1%阿维?高氯乳油 1 500倍液,或58%齐?柴乳油 1 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 1 500倍液。老熟幼虫脱叶落地化蛹时,选用50%辛硫磷乳油 1 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 1 500倍液,或1%阿维?高氯乳油 1 500倍液,或每亩用3%米乐尔颗粒剂每1.5kg撒施。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