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大豆菌核病

大豆菌核病

简 介

英文名Soybean Sclerotium disease异名大豆白腐病 大豆菌核病在各地均有发生,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为害较重,重茬地发病率3%~30%,个别田块发病率达50%。该病菌侵染茎和叶柄影响养份输送,严重的使茎枯死,造成豆田植株成片死亡而使大豆减产,甚至绝产。

[为害症状]大豆菌核病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造成苗枯、叶腐、荚腐等症状,花期以后发病较重,主要为害茎杆。田间多见植株上部叶片萎蔫变褐枯死,系由茎部受害引起。病株茎部断续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和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成为菌核。剖开病株茎部可见有黑色鼠粪状或圆柱状的菌核。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茎中空,皮层腐烂呈麻丝关,病株外部的菌核易脱落。荚上病斑褐色,迅速枯死不能结粒,最后全荚呈苍白色。轻病荚虽可结粒,但豆粒易腐烂或干缩皱瘪。

[病原]病原为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de Bary,属子囊菌亚门真菌。(1)形态。①菌核。长圆形至不规则形,初为白色,后变黑色。菌核萌发后长出1至多个具长柄的肉质子囊盘。②子囊盘。褐色,初呈杯状,展开后呈盘状,直径2~6mm。子囊无色,棍棒状或圆柱形,大小为(91~162)μm×(6~11)μm,顶部钝圆,无囊盖,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大小为(10.2~15.3)μm×(4.6~7.0)μm。⑤菌丝。白色,丝状,有分枝和隔膜。(2)特性。菌丝在5~30℃均可生长,适温20~25℃。菌核产生菌核的温度范围是5~30℃,最适温度15~24℃,可耐-4℃低温,并能存活多年。菌核萌发温度范围5~25℃,适温20℃。菌核萌发不需光照,但形成子囊盘柄需散射光才能膨大形成子囊盘。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的温度范围是5~20℃,最适18~20℃。菌核在田间土壤深度3cm以内能正常萌发,深于3cm则不能萌发,在1~3cm深度范围内,随着深度的增加菌核萌发的数量递减。菌核从萌发到弹射子囊孢子需要较高的土壤温度和大气相对湿度。要求适宜的土壤持水量为27%至饱和水,过饱和不利于菌核萌发,却会加快菌核腐烂。③子囊盘。大气相对湿度85%以上,子囊盘才能弹射子囊孢子,低于这个湿度子囊盘就会干萎。子囊孢子萌发温度在0~35℃之间,适温为5~10℃。

[侵染](1)越冬。病原菌以菌核在土壤中、病残体内或混杂在种子中越冬。(2)侵入。越冬菌核在适宜条件下萌发,产生子囊盘,并释放子囊孢子,借接触或气流传播蔓延进行初侵染,再侵染则通过病健部接触菌丝传播蔓延,条件适宜时,特别是大气和田间湿度高,菌丝迅速增殖,2~3天后健株即发病。

[发生规律](1)气候因素。本病发生流行的适温为15~30℃、相对湿度85%以上。(2)栽培因素:一般菌源数量大的连作地或栽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的地块,发病重。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精选种子,播种前将种子过筛以清除混杂于种间的菌核。选择杆强、分枝少、主茎型品种。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以水旱轮作效果最好。勤中耕,及时排水。实行宽行双条播等措施推迟田间郁闭时期。发病田块收割后要及时深翻,将土表的菌核埋入20cm以下的土层内。(2)化学防治:初花末期或发病初期喷洒50%复方菌核净1 000倍液,或4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25%施保克乳油1 0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40%治萎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50%混杀硫悬浮剂6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2~3次。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