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二条叶甲

二条叶甲

简 介

英文名Two-striped leaf beetle异名黑条罗萤叶甲、二黑条萤叶甲、豆二条萤叶甲,二条黄叶甲、二条金花虫 二条叶甲Paraluperodes suturalis nigrolineatus (Motschulsky)属鞘翅目,叶甲科。国内分布北起黑龙江、内蒙古,南至台湾、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南北局部地区密度较大。主要为害大豆等豆科作物及高粱、甜菜等。

[为害症状]成虫取食叶片和嫩茎,也为害幼苗胚轴、生长点,甚至将叶片吃光,致幼苗枯死。有时还为害花、荚、雌蕊等,致结荚数减少。幼虫在土中为害大豆根瘤,致根瘤成空壳或腐烂,影响产量和品质。

[发生规律](1)世代。每年发生3~4代。(2)越冬。多以成虫在杂草及土缝中越冬。(3)时期。吉林越冬成虫5月下旬出现,为害刚出土的大豆、甜菜幼苗。河南于5月中旬为害幼苗,7月上中旬为害豆花。浙江越冬成虫于4月上中旬开始活动,4月下旬至5月下旬为害春大豆,6月为害夏大豆,7月中下旬又为害大豆花及秋大豆幼苗。成虫于9~10月入土越冬。

[形态](1)成虫。体长3mm左右,椭圆形至长卵形,淡黄色。触角基部2节色浅,其余节黑褐色,有时褐色。前胸背板长宽近相等,两侧边向基部收缩,中部两侧有倒“八”字形凹纹。鞘翅黄褐色,中央各有一条略弯曲的黑色纵条纹,鞘翅两侧近平行,翅面稍隆凸,刻点细。足黄褐色,各足胫节基部外侧具有深褐色斑纹。(2)卵。圆形,长约0.6mm,初产时乳白色,后变黄褐色。(3)幼虫。末龄幼虫体长4~5mm,乳白色,头部和臀板黑褐色。胸足3对,褐色。(4)蛹。裸蛹,乳白色,长3~4mm,腹部末端具向前弯曲的刺钩。

[习性](1)成虫。成虫早晚活动,白天藏在植株附近的土缝中,活泼善跳,有假死性,受惊后假死落地。散产于豆根附近的土表,每雌产卵300粒左右。(2)幼虫。初孵幼虫就近在土中为害根瘤,老熟后在土中化蛹。蛹期约7天。

[防治](1)农业防治。大豆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枯枝落叶,并深翻土地,减少越冬虫量。(2)药剂防治。成虫发生期,喷洒10%氯氰菊酯乳油1 500~3 000倍液,或5%顺式氯氰菊酯乳油1 500~3 000倍液。防治幼虫,可用90%敌百虫乳油1 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2 500倍液灌根。大豆对辛硫磷敏感,不宜加大药量。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