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介 英文名bird cherry-oat aphid异名粟缢管蚜、小米蚜、麦缢管蚜、禾谷缢管蚜 黍蚜,学名Phopalosiphum padi (Linnaeus)。又称为粟缢管蚜、小米蚜、麦缢管蚜、禾谷缢管蚜。属同翅目,蚜科。为害第1寄主桃、李、榆叶梅、稠李,第2寄主玉米、高粱、麦类、水稻、狗牙根等。一种世界性的禾谷类作物害虫。国内分布十分普遍。国外分布于亚洲各国;世界除南美洲外,其他各大洲均有。 [为害症状]以成、若虫吸食叶片、茎秆和嫩穗的汁液,不仅影响植株正常生长,还会传播病毒病。 [发生规律](1)发生世代。一年发生10~20代。(2)越冬及虫源。北方寒冷地区禾谷缢管蚜产卵于稠李、桃、李、榆叶梅等李属植物上越冬,翌春繁殖后迁飞到禾本科植物上。属异寄主全周期型。在温暖麦区则可以无翅孤雌成蚜和若蚜在冬麦田或禾本科杂草上越冬。营不全周期生活,冬季天暖仍在麦苗上活动。麦收后转移到黍子和自生麦苗上,北方秋后迁往草丛中越冬,在冬麦区或冬麦、春麦混种区,秋末小麦出土后,迁回麦田繁殖。(3)发生因素。禾谷缢管蚜在30℃左右发育最快,喜高湿,不耐干旱。天敌同麦长管蚜。 [形态](1)无翅孤雌蚜。无翅蚜,体长约1.9mm,腹部橄榄绿至黑绿色,杂以黄绿色纹,被有薄粉。触角6节,黑色,长超过体之半。中额瘤隆起,喙粗壮,较中足基节长。腹管基部周围有淡褐或铁锈色斑。腹管圆筒形,长0.26mm,末、中部稍粗壮,近顶端部呈瓶口状溢缩。尾片长0.16mm,有毛4根。(2)有翅孤雌蚜。体长2.1mm,长卵形,头、胸黑色,腹部深绿色,具黑色斑纹。触角第3节具圆形次生感觉圈19~28个,第4节2~7个。前翅中脉分支2次。第7、8节腹背具中横带。腹管黑色。 [防治]该蚜发生重的地区,要在苗期或拔节期注意防治虫源基地的蚜虫,穗期防治要在小麦扬花灌浆初期百株蚜量达到防治指标,益害比小于1∶120,近日无大风大雨时及时进行防治。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