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介 英文名Grass thrips异名玉米蓟马、玉米黄蓟马、草蓟马 玉米黄呆蓟马,学名Anaphothrips obscurus (Müller),异名Anaphothrips striatus (Osborn)。又称为玉米蓟马、玉米黄蓟马、草蓟马。属缨翅目,蓟马科。为害玉米、麦类、谷子、高粱、水稻等,苗期常见害虫。国内分布区北起北京、甘肃、新疆,南抵台湾、海南及广东、云南南境,东面滨海,西达新疆西陲,并由甘肃折入四川、云南,再向西发展,采于西藏的江孜、阿里~带在新疆及四川,均有严重为害报道国外分布于日本、澳大利亚及欧洲、非洲、北美洲等地。 [为害症状]以成虫、幼虫在叶背吸食汁液对植物造成严重为害,为害叶背致叶背面呈现断续的银白色条斑,伴随有小污点,叶正面与银白色相对的部分呈现黄色条斑,受害严重者叶背如涂~层银粉,端半部变黄枯干。 [发生规律](1)发生世代。年生代数不详。(2)越冬及虫源。成虫在禾本科杂草根基部和枯叶内越冬。(3)发生因素。①气候因素低洼窝风而干旱环境的玉米上发生多,为害重干旱年份发生多,为害重。②栽培因素小麦植株矮小而稀疏地块中的套种玉米上发生多,为害重沟、路、梁边的玉米上发生多,为害重缺水缺肥的玉米受害最重。 [形态](1)成虫。成虫雌虫长翅型体长约1~1.2mm体暗黄色,胸部有暗灰斑,腹部背片较暗触角第1节灰白,第3~4节黄色,但逐渐色暗,第5~8节暗灰棕色前翅灰黄色足黄色,胫节和胫节外缘略暗,腹端鬃较暗头和前胸背面无长鬃触角8节,第3、4节上有叉状感觉锥,第6节有淡而亮的斜缝(亦称伪节)后胸盾片中部有模糊网纹,两侧为纵纹;前中鬃距前缘较远前翅长而窄,基部宽,脉显著;前脉基部鬃8根,端鬃2根,后脉鬃7~8根腹部第8节背片后缘梳完整;第9和第10节背鬃较长雌虫半长翅型:翅长度仅达腹部第5节雌虫短翅型:翅略呈长三角形芽状,翅胸比长翅型为窄,几乎不宽于前胸。(2)卵。成虫用锯齿状产卵器把卵产在玉米叶片的叶肉内卵壳白色卵长约0.3mm左右,宽约0.13mm,肾形,乳白至乳黄色。(3) 若虫。若虫初孵若虫小如针尖头、胸占体的比例较大,触角较短粗2龄后体色为乳青或乳黄色,有灰色斑纹触角末数节灰色足、胫节基部、各跗节、第9腹节后缘和第10腹节端部灰色体鬃很短,仅第9、10节鬃较长中、后胸及腹部表皮皱褶不平,每节由数横排隆脊状颗粒构成第9腹节上有4根背鬃略呈节瘤状。(4)蛹。前“蛹”(第3龄),头、胸、腹淡黄色,触角、翅芽及足淡白色,复眼红色触角分节不明显,略呈鞘囊状,向前伸体鬃短而尖,第8腹节侧鬃较长,第9腹节背面有4根弯曲的齿“蛹”(第4龄)与前“蛹”不同的是触角鞘背于头上,向后至前胸翅芽较长,接近羽化时带褐色。 [习性]玉米黄呆蓟马行动迟缓,阴雨天活动减少,有时被触动后也不迁飞爬行主要在叶反面为害,为害后的叶反面呈现断续的银白色条斑,并伴随有小污点(即虫粪),叶正面与银白色条斑相对应的部分呈现黄色条斑成虫在取食处产卵,产卵于玉米叶肉中,微鼓而发亮,对光用眼透视,可见针尖大小的白点,即卵和卵壳 [防治](1)农业防治。天气干旱时要注意灌溉并合理施肥,减轻为害。(2)药剂防治。大发生情况下用有25%抗螨23乳油 500~6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 1 000~2 000倍液,或25%灭螨猛可湿性粉剂 1 000~1 500倍液,或20%甲氰菊酯乳油 2 0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 3 000倍液,或5%尼索朗乳油 2 000倍液,或20%双甲脒乳油 1 000~1 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 500倍液,或25%的辉丰快克乳油 等1 500~2 000倍,15%哒螨灵乳油 2 500倍液喷雾每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