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甘薯疮痂病

甘薯疮痂病

简 介

英文名Sweet potato scab异名甘薯缩芽病、甘薯狗耳病 甘薯疮痂病在广东、广西、福建和浙江南部产区发生普遍,个别地区为害严重。发病株率常达50%以上,病薯中淀粉含量减少,品质降低。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嫩叶、叶柄、嫩梢和幼茎。(1)叶片:病斑多见于叶背叶脉上,呈木栓化疣斑,表面粗糙,病叶卷缩畸形。(2)叶柄:叶柄上现“牛痘”状圆形至椭圆形疮痂斑,表面亦粗糙,致叶柄弯曲。(3)嫩梢:受害呈畸形,发育受阻,新梢和幼叶难长大。(4)薯块:表面产生暗褐色至灰褐色小点或干斑,干燥时疮痂易脱落,残留疹状斑或疤痕。发病重的植株结薯少而小。潮湿时患部表面出现灰白色薄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

[病原]病原物为甘薯痂圆孢菌Sphaceloma batatas Sawada,属半知菌亚门。有性态为甘薯痂囊腔菌Elsinoe batatas (Sawada)Jenk.et Vieg.,但我国尚未发现。①分生孢子盘。浅盘状,先埋生后突破表皮外露。②分生孢子梗。短小,长6~8μm,不分枝,顶端稍尖细,其上着生分生孢子。③分生孢子。单胞,近球形至长卵圆形,无色,大小约为(6~8)μm×(3~4)μm,两端各含~油球。④子囊。球形,大小(15~16)μm×(10~12)μm,具4~6个子囊孢子。⑤子囊孢子。无色,稍弯曲,具隔膜,大小(7~8)μm×(3~4)μm。

[侵染](1)病原越冬: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潜伏在病组织中越冬。(2)传播:以带菌的种苗或带病的薯蔓为田间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源。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溅射而传播,从寄主伤口或皮孔侵入致病,块茎表面形成木栓化组织后则难于侵入。病菌远距离传播则靠薯苗的调运。

[发生规律]病害的发生流行受温湿度、地势土质、农事操作和品种抗性影响很大。(1)寄主抗性。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显著。(2)环境因素。田间发病适温为25~28℃,连续降雨和台风暴雨有利发病。(3)栽培因素。低湿地和土质黏重的田块发病重。雨天翻蔓,病害蔓延扩展快。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防治方法应采取实施检疫为前提,以选育抗病品种,培育无病种苗为基础,加强管理并结合药剂预防控病为辅助的综合防治措施。(1)检疫:实施检疫,严禁从病区调运种苗,提倡种苗自留自育。(2)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等。重病田实行4~6年轮作。加强肥水管理,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适时喷叶面营养剂,增强抗性。适时适度灌水,雨后清沟排渍降湿。雨天不要翻蔓。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翻耕土壤。(3)药剂防治: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 1 500倍液浸苗或喷雾。隔10天喷1次,连续2~3次。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