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甘薯茎螟

甘薯茎螟

简 介

英文名sweet potato vine borer异名甘薯蠹野螟、甘薯蠹蛾、甘薯藤头虫 甘薯茎螟,学名Omphisa anastomoselisGueriee,异名O.illisalisWalker。又称为甘薯蠹野螟、甘薯蠹蛾、甘薯藤头虫。属鳞翅目,螟蛾科。为害甘薯,藤等旋花科植物。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省区。国外分布于日本、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印度、锡金、泰国、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及非洲、北美洲、南美洲。

[为害症状]幼虫蛀入薯茎食害,造成中空膨大的虫瘿,常导致薯蔓折断而妨碍养分输导,影响甘薯的正常生长与结薯。

[发生规律](1)发生世代:甘薯茎螟在福建、广东1年发生4~5代。(2)越冬及虫源:在福建同安以部分第4代和第5代幼虫在冬薯(苗)的薯蔓虫瘿内与薯块中越冬。(3)发生因素:①栽培因素。甘薯茎螟的发生与甘薯品种、栽插期及栽培制度有密切关系。据广东调查,凡春薯于3月前栽插的受害最重,4月中旬前栽插的次之,4月下旬以后栽插的最轻。秋薯则以7月中旬前栽插的比7月下旬栽插的受害为重。冬薯一般受害轻。甘薯茎螟属寡食性害虫,实行大面积轮作有明显抑制其发生为害的效果。如玉米、水稻与甘薯轮作,可明显地减轻其为害。此外,凡茎蔓粗大、组织柔嫩的品种,如杂交18、禺北白等易受此虫为害,而茎蔓坚实的品种,如面粉薯、白心鸡爪薯等则受害甚轻;一般旱地薯比水田薯受害重,黏土田又比砂质田的甘薯受害重。 ②天敌。甘薯茎螟的天敌有捕食其幼虫、蛹的红蚂蚁;捕食其幼虫的黄缘青步甲、黄斑青步甲;寄生其蛹的无斑黑点瘤姬蜂、螟黑点姬蜂等。

[形态](1)成虫:成虫体长13~17mm,翅展30~40mm。头部淡红褐色,体翅银灰色,腹部背面有成对的浅黄褐斑,末端5节两侧均有1丛毛簇,向外突出。前翅基部至中脉以下有不规则的红褐色斑纹,中室中央及末端有白色透明的1大2小斑纹,二者之间有1红褐色斑点,近外缘处有2条黄褐色波状横线,缘毛白色;后翅基部、臀角与顶角有不规则的红褐色斑,中室端脉斑不规则,褐色,有黑边与内缘连接,翅外缘有2条不规则的弯曲褐色条纹,臀角及顶角和缘线有深褐色波状线条,缘毛白色。(2)卵:卵扁椭圆形,长约1mm,初产时为淡绿色,后渐呈淡黄褐色,于孵化前1~2天卵表面出现紫色斑点。(3)幼虫:幼虫初孵化时,头部黑色,2龄以后为黄褐色,末龄幼虫体长26~30mm,头部红褐色,胸腹部黄褐色略带紫色。从第2节以后各节均有12个隆起的毛片,其中在背面有4个,呈梯形排列,两侧气孔周围各有4个。(4)蛹:蛹体长15~16mm,初化蛹时为淡黄色,后呈红褐色。头部突出,翅芽达第6腹节末端,胸背中央纵隆起,腹部末端钝圆,有细钩状毛8根。

[习性]各代成虫的盛发期:第1代于5月上中旬;第2代于7月中旬;第3代于8月中下旬;第4代于9月中下旬;第5代于11月下旬。成虫白天静伏在田间茎叶或杂草荫蔽处,受惊动即作短距离飞行。夜出活动,趋光性弱。成虫寿命,一般雄虫比雌虫短,为3~10天,长达16~17天。多于19~23时羽化,当晚交配,第2天开始产卵,以羽化后第2天至第5天产卵最多,占总产卵量的64.6%~99.4%。卵多散产在叶芽、叶柄或幼嫩的茎蔓上。~雌~生产卵70~80粒,多达237~487粒。幼虫孵化后在茎叶上爬行或吐丝下坠随风飘移。多从叶腋处蛀入茎内为害,后转入主茎或较粗茎蔓内取食。薯蔓受刺激后,形成中空膨大的虫瘿。~条茎蔓大多只有1个瘿,少数钻入薯块中为害。老熟幼虫先在虫瘿上咬~羽化孔,孔口由半透明的薄丝膜封住而后结~薄丝茧匿居其中化蛹。化蛹位置多在羽化孔下方2~8cm处。

[防治](1)农业防治:①清洁田园及时处理残株遗薯以消灭越冬虫源。②实行大面积轮作以切断其食料来源,可有效地抑制其发生为害。③选用抗虫品种,用基部分枝性强的高产抗螟品种。(2)生物防治:于幼虫发生期,在薯田释放红蚂蚁防治,对此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3)药剂防治:①在剪苗前1~2天,采用90%晶体敌百虫或40%乐果乳油 800~1 000倍药液喷洒薯苗;或栽插前先把薯苗放入上述药液中浸渍1~2分钟后捞起晾干后栽插,以消灭薯苗上的卵与初孵化的幼虫。②在甘薯生长前期,于成虫羽化高峰期后第5~7天,采用上述药液喷1次,隔5~7天喷1次,可有效地消灭初孵化幼虫。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