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甘薯天蛾

甘薯天蛾

简 介

英文名Sweetpotato hornworm异名旋花天蛾、白薯天蛾、甘薯叶天蛾 甘薯天蛾Herse convolvuli (Linnaeus)属鳞翅目,天蛾科,又称旋花天蛾、白薯天蛾、甘薯叶天蛾。全世界及国内各地。为害甘薯、蕹菜、牵牛花、月光花等旋花科植物以及芋艿、葡萄、楸树、扁豆和赤小豆等。

[为害症状]食量很大,严重时能把甘薯叶片食光,成为光蔓,影响产量甚大。

[发生规律](1)世代。甘薯天蛾年发生代数因地而异。在辽宁、河北、山西、北京1年发生2代;山东、河南北部、河北南部2~3代;安徽3~4代;湖北、四川、浙江4代;福建4~5代。田间世代重叠。(2)越冬。各地均以蛹在土下10cm左右深处越冬。(3)气候。夏季雨量多寡是影响该虫种群数量的主导因素。6~9月份雨水偏少,有轻微旱情,尤其是8月较干旱,此虫在虫源基数较高的情况下,即可能发生大为害,而雨水过多或过干旱,则发生轻。若夏季高温持续时间长,可以加速各虫态的发育,增加世代数,加重为害,但由于秋末霜冻,造成大量幼虫死亡,从而减少越冬基数,来年第1代发生则轻。(4)栽培。秋末冬初耕翻土地,可破坏蛹的越冬环境,使其遭受机械创伤或裸露地面被天敌啄食,越冬基数减少。发生减轻。天敌。赤眼蜂和黑卵蜂是甘薯天蛾卵的寄生性天敌。据安徽调查,轻发生年第2、3代卵的寄生率高达30%~40%左右。此外,多种鸟类和步甲等都是捕食幼虫的重要天敌,它们对甘薯天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形态](1)成虫。体长43~52mm,翅展100~120mm。体翅暗灰色。肩板有黑色纵线,中胸有钟状的灰白色斑块。腹部背面灰色,两侧各节有白、红、黑色横带3条,故整个腹部似煮熟的虾壳。前翅内、中、外横线各为双条黑褐色波状线,顶角有黑色斜纹,后翅有4条黑褐色横带,缘毛白色与暗褐色相杂。(2)卵。球形,直径约2mm。初产时蓝绿色,孵化前黄白色。(3)幼虫。初孵幼虫淡黄白色,头乳白色,1~3龄体黄绿至绿色;4~5龄体色多变,主要有3种色型:体绿、头黄绿色,两侧各具2条棕色斜纹,气门杏黄色,中央及外围棕色。似前型,惟腹部两侧斜纹为黄白色。体暗褐色,密布黑点,头黄褐色,两侧各有2条黑纹,腹部斜纹黑褐色,气门黄色,尾角杏黄色,末端黑色。末龄幼虫体长83~100mm,中、后胸及1~8腹节背面有许多横皱,形成若干小环。(4)蛹。体长约56mm,红褐色。喙长,卷曲呈象鼻状。后胸背面有粗糙刻纹1对,腹部前8节各节背面近前缘也有刻纹。臀棘三角形,表面有许多颗粒状突起。

[习性]第1代幼虫为害春薯,第2、3代为害春、夏薯,第4代为害夏薯,全年以8~9月为害最重。(1)成虫。成虫昼伏夜出,白天隐藏于作物叶下、草丛、树冠中及其他隐蔽处,黄昏后外出觅食、求偶交配和产卵。成虫喜取食棉花、烟草、瓜类、芝麻、葱、木槿等多种植物的花蜜补充营养。羽化后1天,多在20~22时进行交配。交配后2~6小时或隔天开始产卵。卵散产,多产在甘薯叶背边缘处,少数产在叶正面和叶柄上。成虫产卵有明显的选择性,以叶色浓绿生长茂盛的薯田落卵量多,单作薯田比间作薯田落卵量多。如单作薯田较与玉米间作的薯田卵量多1~4倍。单雌产卵1 000~1 500粒,最高可达2800多粒。成虫具强趋光性,以下半夜上黑光灯最盛。飞翔力强,干旱时,成虫向低洼潮湿地带或降雨地区迁飞;若连续降雨,湿度过大,则迁向高地,故常形成局部地区严重发生。(2)幼虫。初孵幼虫先食卵壳,继而爬至叶背剥食叶肉成若干小“窗”斑,1~2日后将叶片吃成小孔洞,2~3龄后蚕食叶缘成缺刻。1~4龄食量较小,仅占总食量的8%~12%;5龄为暴食期,~头可食叶29~38片,占总食量的88%~92%。当平均每平方米有大龄幼虫15头以上时,能在3天内将薯田叶片吃光,造成严重减产。据安徽阜阳、临泉县测定,8月中下旬被吃光叶的甘薯减产27%~30%,9月下旬被吃光叶者减产37%,连续两次被吃光叶者减产50%~70%;被害甘薯晒干率降低12.4%~15.6%,含糖量降低43%~57%。薯田叶片食尽后,幼虫常成群迁至邻近薯田为害。在食料不太缺乏情况下,老熟幼虫亦四处爬行寻找化蛹场所,有些甚至爬至田埂和附近的作物田、路边、沟边或荒地,钻入土层内作土室化蛹。一般在较松软的土里化蛹多,有时入土困难,便在薯叶或枯草下化蛹。

[防治](1)农业防治。随田间管理人工除灭。(2)药剂防治。发生严重地区于3龄前喷洒30%克虫神乳油1 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或Bt乳剂600倍液。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