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棉铃灰霉病

棉铃灰霉病

简 介

英文名Cotton boll graymold 棉铃灰霉病在害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棉区的棉花后期棉铃上均有发生。

[为害症状]病铃表面密生灰色绒毛状霉层,严重时造成棉铃干腐,多发生在遭受棉花疫病、炭疽病侵染果的棉铃上。

[病原]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ex Fr.,属半知菌亚门。 (1)形态:①分生孢子梗深褐色,细长,数根丛生,大小(960~1 200)μm×(16~22)μm。②分子孢子椭圆形,无色,单胞,大小(12~18)μm×(9~13)μm,聚集成堆时呈灰色。(2)特性:病原为弱寄生菌,腐生性强,可在有机质上腐生。病菌发育适温为20~23℃,最高31℃,最低2℃。 (3)寄主。棉花、小麦、洋麻、甘薯、向日葵、烟、白菜、辣椒、莴苣、茄子、蚕豆、桃、杏、柿、草莓、桑等多种植物。

[侵染](1)菌源。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丝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2)传播。条件适宜时菌核开始萌发,产生菌丝体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成熟后脱落,借气流、雨水或露珠及农事操作进行传播、侵染。分生孢子萌发时产生芽管,从寄主伤口或衰老的器官及枯死的组织上侵入,之后在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发生规律]该病发生在湿度大,气温较凉爽的时期。空气相对湿度85%以上或棉田小气候的相对湿度高于90%,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合理密植,及时整枝打杈,去老叶,以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合理灌溉,切忌大水漫灌,雨后搞好清沟排渍,降低棉田湿度。及时清除棉田枯枝、烂叶、烂铃等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耕埋入土内,减少病菌数量。(2)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4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1 500~2 0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 1 500~2 000倍液,或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