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 介 英文名Barley stripe rust 大麦条锈病是大麦普通病害,大麦产区均有发生。 [为害症状]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鞘、茎秆、穗部、颖壳及芒上也可发生。(1)苗期:幼苗叶片上产生多层轮状排列的鲜黄色夏孢子堆。(2)成株期:发病叶片先出现褪绿条斑,后逐渐形成隆起的疱疹斑,即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小,椭圆形,鲜黄色,在叶片上沿叶脉纵向排列成整齐的虚线条状。后期表皮轻微破裂,散出鲜黄色粉末,即夏孢子。大麦近成熟时,在叶鞘和叶片上出现短线条状较扁平的黑色冬孢子堆,叶背比叶面显著。冬孢子堆常熟个愈合,表皮不破裂,别于小麦秆锈病。小麦条锈菌大麦专化型夏孢子较小麦专化型夏孢子色泽略鲜黄。 [病原]病原为条形柄锈菌大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f.sp. hordei Eriks et Henn.,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也可引起大麦条锈病,二者均属担子菌亚门。①夏孢子。球形,单胞,鲜黄色,大小(32~40)μm×(22~29)μm,表面有细刺,有发芽孔6~12个。②冬孢子。梭形或棍棒形,双胞,褐色,下端色浅,顶部扁平或斜切,分隔处略缢缩,大小(36~68)μm×(12~20)μm,有短柄。 [发生规律]主要来自当地适存菌源或外来夏孢子。秋冬季病菌菌丝体在—5℃时尚能越冬。夏孢子萌发适温5~15℃,超过15℃易丧失生活力。气温10~15℃,时晴时雨或有露水存在,冬播或春播大麦易发病。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①选用抗病品种。②适期播种,适当晚播,不要过早,可减轻秋苗期条锈病发生。③施足堆肥或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搞好氮磷钾合理搭配,增强小麦抗病力。④合理灌溉,雨后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后期发病重的需适当灌水,减少产量损失。⑤清除自生麦。(2)化学防治:在种植发病品种的地区,或在病害流行年份,药剂防治是减轻病害的重要辅助措施,其主要目的是控制秋苗菌源和春季流行。①用种子重量0.03%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用0.1%的12.5%特谱唑可湿性粉剂拌种。②大田喷20%三唑酮乳油1 000~2 000倍液,或12.5%特谱唑可湿性粉剂1 000~2 0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2 000倍液。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