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

简 介

英文名Corn southern leaf blight异名玉米斑点病 玉米小斑病是玉米的主要病害之一,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一般夏玉米区发生较重,大流行的年份可造成产量的重大损失。

[为害症状]玉米整个生育期内都可发生,但以抽雄、灌浆期,发病重。主要为害叶片,但叶鞘、苞叶和果穗也能受害。叶片上病斑小,但病斑数量多。初为水浸状,以后变为黄褐色或红褐色,边缘颜色较深,椭圆形、圆形或长圆形,大小(5~10)mm×(3~4)mm,病斑密集时常互相连接成片,形成较大型枯斑。多雨潮湿天气,有时在病斑上可看到黑褐色霉层。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先发病,向上蔓延、扩展。叶片病斑形状,因品种抗性不同,有3种类型:(1)不规则椭圆形病斑,或受叶脉限制表现为近长方形,有较明显的紫褐色或深褐色边缘。(2)椭圆形或纺锤形病斑,扩展不受叶脉限制,病斑较大,灰褐色或黄褐色,无明显、深色边缘,病斑上有时出现轮纹。(3)黄褐色坏死小斑点,基本不扩大,周围有明显的黄绿色晕圈,此为抗性病斑。高温潮湿天气,前两种病斑周围或两端可出现暗绿色浸润区,幼苗上尤其明显,病叶萎蔫枯死快,叫“萎蔫性病斑”;后一种病斑,当数量多时也连接成片,使病叶变黄枯死,但不表现萎蔫状,叫“坏死性病斑”。

[病原]病原为玉蜀黍平脐蠕孢Bipolaris maydis (Nisikado et Miyake) Shoem.,属半知菌亚门。有性态为异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 (Drechsler) Drechsler。(1)形态。子囊座。黑色,近球形,大小(357~642)μm×(276~443)μm。子囊。长条形,大小(124.6~183.3)μm×(22.9~28.5)μm,顶端钝圆,基部具短柄,内含2~4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长线形,在子囊里缠绕成螺旋状,有隔膜,大小(146.6~327.3)μm×(6.3~8.8)μm。分生孢子梗褐色至褐色,直或呈屈膝状,大小(80~156)μm×(5~10)μm,基部细胞大,具隔膜3~18个。孢痕明显,生在顶点或折点上。分生孢子长椭圆形,多弯向~方,褐色或深褐色,具隔膜1~15个,大小(14~129)μm×(5~17)μm,脐点明显。(2)特性。病菌产生分生孢子的最适温度为23~25℃,最低温度为15℃,最高温度为33℃。

[侵染](1)侵染源。病原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内外越冬,在地面上能存活1~2年。带菌种子也可导致幼苗发病。(2)侵入。第二年越冬病原菌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到田间玉米叶片上。如遇田间湿度较大或重雾,叶面上结有游离水滴存在时,分生孢子4~8小时即萌发产生芽管侵入到叶表皮细胞里,3~4天即可形成病斑。以后病斑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重复侵染。玉米收获后,病原菌又随病株残体进入越冬阶段。

[发生规律](1)品种因素。种植感病品种是小斑病大面积流行的重要因素。(2)气候因素。发病适宜温度26~29℃。遇充足水分或高湿条件,病情迅速扩展。玉米孕穗、抽穗期降水多、湿度高,容易造成小斑病的流行。(3)栽培因素。夏玉米比春玉米,发病重。低洼地、过于密植荫蔽地、连作田,发病较重。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可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品种,注意合理布局和轮换,避免长期种植单一品种。适时播种,使抽穗期避开多雨天气。施足底肥,适期、适量合理追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特别是必须保证拔节至开花期的营养供应。发病制种基地实行大面积轮作,把病原基数压到最低限度,减少初侵染来源。集中清理底部病叶,带出田外处理。收获后,清除地面病株残体,把带菌残体充分腐熟,最好不用于玉米制种田。病田应实行秋翻,使病株残体埋入地下10cm以下。(2)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洒药剂防治,每隔7~10天防治1次,连防2~3次。药剂可选用50%好速净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80%速克净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