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介 英文名 玉米全蚀病是近年辽宁、山东等省新发现的一种玉米根部土传病害。 [为害症状]主要危害玉米根部。苗期典型症状是根上出现栗褐色椭圆形病斑,皮层坏死腐烂。玉米收获前后,轻者根尖或部分根变黑褐色,重则须根和根毛大量减少,根皮变黑色,出现发亮条斑,呈现“黑脚”和“黑膏药”症状。地上部分,病株自抽穗开花叶片逐渐变黄,干枯,重病株茎秆松软,早衰倒伏。苗期虽根部发病,但由于玉米的次生根不断再生,地上植株表现症状不是很明显,只是表现为相对苗黄苗弱、生长较慢。 [病原]病原为禾顶囊壳玉米变种 Gaeumannomyces graminis (Sacc.) Arx.et Olivier var.maydis Yao,Wanget Zhu和禾顶囊壳菌水稻变种在玉米上的一个生理小种 Gaeumannomyces graminis (Sacc.) Arx.et Olivier var.graminis Trans.,均属子囊菌亚门真菌。(1)形态:病组织在PDA培养基上,生出灰白色绒毛状纤细菌丝,沿基底生长,后渐变成灰褐色至灰黑色。经诱发可产生简单的附着枝,似菌丝状,无色透明;另一种为扁球形,似球拍状,有柄,浅褐色,表面略具皱纹。玉米全蚀病菌玉米变种在自然条件下于茎基节内侧产生大量子囊壳。子囊壳黑褐色梨形,直径200~450um,子囊棍棒状,内含8个子囊孢子,呈束状排列。子囊孢子线形,无色。在PDA培养基上25℃培养,菌丝白色绒毛状,菌落灰白色至灰黑色,后期形成黑色菌丝束和菌丝结。菌丝有2种,一种无色,较纤细,是侵染菌丝;另一种暗褐色,较粗壮,在寄主组织表皮上匍匐生长称为匍匐菌丝。菌丝呈锐角状分枝,分枝处主枝和侧枝各生l隔膜,连结成“A”字形。(2)特性。苗期接种对玉米致病力最强;该菌在5~30℃均能生长,最适温为25℃,最适pH6。(3)寄主:高粱、谷子、小麦、大麦、水稻等,不侵染大豆和花生。 [侵染]该菌是较严格的土壤寄居菌,只能在病根茬组织内于土壤中越冬,是主要初侵染源。病菌在土壤中至少可存活3年。病菌从苗期种子根系侵入,后病菌向次生根蔓延,致根皮变色坏死或腐烂,为害整个生育期。该菌在根系上活动受土壤湿度影响,5、6月份病菌扩展不快,7~8月份气温升高雨量增加,病情迅速扩展。沙壤土发病重于壤土,洼地重于平地,平地重于坡地。施用有机肥多的发病轻。7~9月高温多雨发病重。品种间感病程度差异明显。丹玉13号、鲁玉10号、自交系M017较感病。 [发生规律]有机质含量少、使用钾肥不足的地块,发生较重。高温、高湿利于该病的流行大发生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防治方法玉米全蚀病是土传病害,因此必须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轮作、增施农家肥等农业技术为主,结合药剂处理种子,穴施颗粒剂或施用MB型玉米专用肥等综合防治技术。(1)农业防治:种植抗病耐病品种。增施肥,合理施用氮磷钾肥,每公顷至少施用3.8万千克农家肥,合理施用氮磷钾肥(三者之间比例为1∶0.5∶0.5),尤其应多施钾肥。合理轮作,重病地块应与大豆及非禾本科作物轮作。深翻整地,消除病根茬,田间初侵染菌源量对病害发生起重要作用。立秋后及早深翻整地、清除病根茬是消灭越冬菌源的有效措施。(2)化学防治:可施用3%粉锈宁颗粒剂,每公顷穴施22.5千克,也可用25%粉锈宁、20羟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0.2%~0.3%拌种,或以玉米种衣剂17号,按1∶50拌种;0.01%~0.02%速保利颗粒剂,每公顷穴施45kg,或用速保利可湿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2%~0.3%拌种,或施用MB型玉米专用肥,具有控制全蚀病发生和增产的双重作用。③20%的乙酸铜600-800倍液浇根或喷雾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