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黄星蝗

黄星蝗

简 介

英文名Aularches milaris异名尖头黄星蝗 黄星蝗学名 Aularches miliaris scabiosus (Fab.)直翅目,蝗总科。别名 尖头黄星蝗。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区,是西南地区的主要土蝗之一。

[为害症状]成虫和若虫食害寄主的叶片、嫩芽、花朵、小枝。为害逐渐加重。

[发生规律]辽宁年生2代,以末龄幼虫在土下20~25cm处越冬,翌年5月化蛹、羽化为成虫,6月产卵,7月上旬至8月中旬进入幼虫活动期,8月中旬至下旬化蛹、羽化,进入9月初又产卵、孵化为幼虫,10月幼虫进入老熟状态,入土化蛹。

[形态]雄成虫体长37~48mm,前翅长36~45mm;雌虫体长49~58mm,前翅长39~50mm。体较粗大,黑色或黑褐色。触角丝状黑色。头部背面黑褐色,复眼棕红色,在复眼之下具较宽的黄色斑纹。前胸背板的背面棕黑色,前后缘黄色,前缘的~对瘤状隆起桔红色,侧片的下端具l条宽约3~5mm的黄色纵条纹,与复眼下方的黄色斑相连,中后胸的腹面黄色或桔红色。前翅黄褐色,散布有许多近似圆形的橙黄色斑,大小不等,一般有70~82个;后翅黑褐色,近顶端稍淡。腹部前6节的前半部黑色,后半部桔红色。雄虫尾须下生殖板与雌性尾须、产卵瓣黄色。头大而短。颜面向后倾斜,颜面隆起,仅中眼之上明显具纵沟。头顶宽短,三角形,侧缘隆起明显,前端的纵沟和颜面隆起的纵沟相连接,无头侧窝。雄性触色双爪。前翅黄色,翅脉明显;盘室近四边形。腹背、腹中央及两侧均生有纵黑斑。雄蚊腹部棒状。雌蚊腹部纺锤形。卵长0.75mm,长椭圆状,黑色。末龄幼虫体长22~26mm,浅灰褐色。头色暗,半缩在前胸内,咀嚼式口器。后气门上下有软指状突起3对,体背生刚毛。离蛹形状与幼虫相似。蛹前胸背有短管状呼吸孔1对,腹部各节背板、腹板后缘具刺l排。

[防治](1)越冬幼虫开始为害时,在土表撒施2.5%辛硫磷粉剂或5%杀虫畏药土,后锄或耙入土中或灌水,使药液渗入土中。(2)必要时浇灌0.6%无名霸(苦参烟碱醇液)1000~1500倍液。(3)发现为害时,可在地面堆放拌有低毒农药的新鲜菜叶,诱集幼虫,集中消灭。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