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小麦全蚀病

小麦全蚀病

简 介

英文名Wheat take-all异名小麦立枯病、小麦黑脚病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重要病害之一。小麦发病后,分蘖减少,成穗率低,千粒重下降,发病愈早,减产幅度愈大。

[为害症状]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腐和基腐性病害,病菌侵染部位只限于小麦根部和茎基部15cm以下,地上部的症状如白穗,主要是由于根及茎基部受害引起的。小麦整个生期均可感病。(1)苗期。幼苗感病后,初生根部根茎变为黑褐色,次根上有很多病斑,严重时病斑连在~起,使整个根系变黑亡。发病轻者即使不死亡,也表现为地上部叶色变黄,植矮小,生长不良,类似干旱缺肥状。病株易从根茎部拔断。(2)分蘖期。地上部分无明显症状,仅重病植株表现稍矮基部黄叶多。拔出麦苗,用水冲洗麦根,可见种子根与地茎都变成了黑褐色。(3)拔节期。病株返青迟缓,黄叶多,拔节后期重病植株矮化、稀疏,叶片自下而上变黄,似干旱缺肥状。麦田出现矮发病中心,生长高低不平。(4)抽穗灌浆期。病株成簇或点片出现早枯白穗,并且在茎基部叶鞘内侧形成“黑膏药”状的黑色菌丝层,极易识别。

[病原]病原为禾顶囊壳禾谷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 graminis (Sacc.) Walker和禾顶囊壳小麦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Sacc.) Arx et Oliver var. tritici (Sacc.) Walker,均属子囊菌亚门。(1)形态。①禾顶囊壳小麦变种。子囊壳黑色,烧瓶状,大小(385~771)μm×(297~505)μm,群集或散生。子囊平行排列于子囊腔内,无色,棍棒状,大小(61~102)μm×(8~14)μm,内含子囊孢子8个。子囊孢子无色,丝状,略弯,大小(53~92)μm×(3.1~5.4)μm,具3~7个假隔膜,多为5个,内含许多油球。子囊孢子成束或分散排列。成熟菌丝栗褐色,隔膜较稀疏,呈锐角分枝,主枝与侧枝交界处各生~个隔膜。②禾顶囊壳禾谷变种。子囊壳黑色,具长颈和短颈,散生于茎基叶鞘内侧表皮下。子囊与小麦变种区别不大,一头稍尖,另一头钝圆,大小(67.5~87.5)μm×(3~5)μm,成熟时具3~8个隔膜。子囊孢子与小麦变种相似。(2)特性。病菌在自然条件下不产生无性孢子。小麦变种对小麦、大麦致病力强,对黑麦、燕麦致病力弱;禾谷变种对小麦致病力较弱,但对大麦、黑麦、燕麦、水稻致病力强。病菌发育温度范围3~35℃,适宜温度为19~24℃。

[侵染](1)越夏和越冬。病菌以菌丝体在田间小麦残茬上、夏玉米等夏季寄主的根部以及混杂在场土、麦糠、种子间的病残组织上越夏。小麦播种后,即可侵入。随后以菌丝体在小麦的根部及土壤中病残组织内越冬。(2)传播。种子夹带病残组织是种子传病的唯~方式,也是病害远距离传播,造成新区发病的主要来源。除种子、秸秆可进行近距离传病外,土壤、粪肥是引起该病短距离传播的重要因素。在以麦秸做为牲畜料草的地方,牲畜的粪便也是病害传播的重要途径之~。(3)侵入。小麦返青时,菌丝体也随温度升高而加快生长,向上扩展至分蘖节和茎基部,拔节至抽穗期,可侵染至第1~2节,由于茎基受害腐解病株陆续死亡。在春小麦区,种子萌发后在病残体上越冬菌丝侵染幼根,渐向上扩展,侵染分蘖节和茎基部,最后引起植株死亡。病株多在灌浆期出现白穗,遇干热风,病株加速死亡。

[发生规律](1)品种因素。凡分蘖力强、根系发达的小麦品种,均较耐病。(2)栽培因素:连作病重,与非寄主作物轮作或水旱轮作发病轻。碱性土壤、土质疏松、肥力低,发病较重。土壤潮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扩展,水浇地较旱地,发病重。冬小麦早播,发病重,晚发播病轻。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防治方法(1)检疫:禁止从病区引种,防止病害蔓延。(2)种子处理:用51~54℃温水浸种10分钟。也可用种子重量0.2%的2%烯唑醇湿拌种剂拌种或用种子重量0.3%的1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拌种。(3)栽培因素。种植耐病品种。增施腐熟有机肥,实行稻麦轮作或与棉花、烟草、蔬菜等非寄主作物轮作,可明显降低发病。(4)药剂防治:小麦播种后20~30天,喷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第二年返青期再喷1次。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