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小麦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

简 介

英文名Wheat powdery mildew 小麦白粉病在我国山东沿海、四川、贵州、云南发生普遍,为害也重。被害植株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使产量大大降低。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叶鞘、茎秆和穗部。病部最初出现1~2mm大小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层的厚度可达2mm左右,霉斑表面有一层白色粉状物。发病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形成一大片白色至灰色的霉层。后期,白粉状霉层逐渐变为灰白色至淡褐色,并散出许多黄褐色至黑褐色的小粒点。被害叶片霉层下的组织,在初期无明显变化。随着病情的发展,叶片发生褪绿、发黄乃至枯死。麦粒颖壳受害时,能引起枯死,使麦粒不饱满甚至腐烂。发病严重的病株矮而弱,不能抽穗或抽出的穗短小。一般叶正面的病斑比叶背面的多,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被害重。发病严重时,整个植株从下到上均被灰白色的霉层覆盖。

[病原]原菌为禾布氏白粉菌小麦专化型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 Marchal,属子囊菌亚门真(1)形态。分生孢子梗基部球形,顶端串生10~20个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大小(25~30)μm×(8~10)μm。③闭囊壳。黑色球形,直径163~219μm,内含子囊9~30个,外有18~52根丝状附属丝。子囊长圆形或卵形,内含子囊孢子8个,有时4个。子囊孢子卵形至椭圆形,有明显的柄,单胞,无色,大小(18.8~23)μm×(11.3~13.8)μm。(2)特性。分生孢子萌发适温度为10~18℃,在最适温度条件下,相对湿度0%~100%均可萌发,湿度越大,萌发率越高。分生孢子离体后在25℃以上,24小时后即失去侵染能力。直射阳光对分生孢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温度愈高,湿度愈大,闭囊壳的存活时间愈短。浸在水中的闭囊壳存活时间更短。子囊孢的形成必需使闭囊壳保持湿润状态和有氧气供给。子囊孢子形成的温度范围在1~27℃之间,以10~20℃最适。子囊孢子在温度1~27℃范围内均能侵入寄主,以10~20℃最适。小麦白粉菌在不同地理生态环境中与寄主长期相互作用下,能形成不同的生理小种,毒性变异很快。

[侵染](1)越夏和越冬。病菌以分生孢子阶段在夏季气温较低地区的自生麦苗或夏小麦上侵染繁殖或以潜育状态渡过夏季,也可通过病残体上的闭囊壳在干燥和低温条件下越夏。病菌越冬方式有2种,一是以分生孢子形态越冬,二是以菌线体潜伏在寄主组织内越冬。(2)侵入。病菌靠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到感病小麦叶片上,侵入寄主后,在组织细胞间扩展蔓延,并向寄主体外长出菌丝,产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成熟后脱落,随气流传播蔓延,进行多次再侵染。

[发生规律](1)气候因素。发病适温15~20℃,相对湿度大于70%有可能造成病害流行。冬季温暖、雨雪较多,或土壤湿度较大,有利于病菌越冬。雨日、雨量过多,可冲刷掉表面分生孢子,从而减缓病害发生。(2)农业防治:偏施氮肥,造成植株贪青,发病重。植株生长衰弱、抗病力低易发病。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多施堆肥或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及时浇水抗旱,雨后要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自生麦苗越夏地区,冬小麦秋播前要及时清除掉自生麦,可大大减少秋苗菌源。(2)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0.15%的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拌种可较好地预防白粉病的发生。(3)药剂防治:当田间病叶率达10%以上时,用25%三唑酮乳油1 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8 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波美0.5~0.8度石硫合剂,或50%硫磺胶悬剂1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1~2次。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点击这里关注溯农,获取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