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简 介

英文名Rice bacterial leaf streak异名水稻细条病、水稻条斑病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在20世纪50~60年代曾在海南、广东、广西、四川、浙江一度流行。80年代以来,随着杂交稻的推广和南繁稻种的调运,病区逐年扩大。目前除上述省(自治区)外,江西、江苏、安徽、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等省局部地区也有发生。水稻发病后,造成叶枯,一般减产15%~25%,严重时可达40%~60%。

[为害症状]叶片上初生暗绿色水渍状半透明小斑点,后沿叶脉扩展形成暗绿色至黄褐色纤细条斑,大小(0.5~1)mm×(3~5)mm,呈油渍状半透明。湿度大时病斑上出现许多细小的露珠状深蜜黄色菌脓,干燥后不易脱落。严重时,病斑增多相互愈合,局部成不规则的黄褐色至枯白色斑块,外观于白叶枯病有些相似,但对光检查,仍可看出是由许多半透明的小条斑融合而成的。发病严重时,叶片卷曲,稻株矮缩。

[病原]病原为稻黄单胞菌稻生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 (Fang et al) Swings,是一种黄单胞属细菌。(1)形态。菌体杆状,单生,偶成对,但不成链,比白叶枯菌体小。有1根极生鞭毛,不形成芽孢和荚膜。(2)特性。病菌生长适温为28~30℃。

[侵染](1)越冬。病菌主要在病稻谷和病稻草上越冬。(2)侵入。病菌主要通过灌溉水和雨水接触秧苗,从气孔或伤口侵入,并在其中大量繁殖。叶脉对病菌扩展有阻挡作用,故在病部形成条斑。病斑上溢出的菌脓,可借风雨、露滴、水流及叶片之间的接触等途径传播,进行再侵染。带菌种子的调运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发生规律](1)抗性。一般粳稻较籼稻、糯稻抗病;常规稻较杂交稻抗病;小叶型品种较大叶型品种抗病;叶片窄而直立的品种较叶片宽而平展的品种抗病。一般苗期较感病,成株期较抗病。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的抗病性表现也有很大差异。(2)气候因素。在气温25~28℃、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时,最适合于病害发展。台风、暴雨或洪涝侵袭,有利于病菌的侵入和传播,易引起病害流行。(3)栽培因素。氮肥、磷肥、钾肥施用比例不当,或偏施、迟施氮肥均易发病。病田水串灌、漫灌或长期灌水、失水、干旱也有利于病害的扩展和蔓延。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防治方法(1)检疫:严格实行植物检疫制度,无病区不从病区调种。病区应建立无病留种田,严格控制带菌种子外调,防止病种传播。(2)农业防治:病害常发区选用抗病、耐病品种。晚稻收获后,把收割后的稻草、田边杂草集中进行烧毁,消灭病菌。(3)化学防治:每亩用20%噻菌铜悬浮剂25~32克,或20%王铜?链霉素可湿性粉剂12~15克,或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20~25克,或20%噻唑锌悬浮剂20~25克,或36%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21~29克,或20%菌毒清可湿性粉剂6.2~8克,或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20~30克,或25.9%络氨铜?络锌?柠铜水剂22~31克,或20%多?溴硝悬浮剂10~15克喷雾。

相关版权声明

肥料图片

产品溯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