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大豆灰星病

大豆灰星病

简 介

英文名 灰星病是大豆的重要病害,分布广泛,发生普遍,几乎所有的大豆产区都有发生。一般年对生产的影响不明显。发病严重时可造成植株叶片焦枯坏死,大量落叶。

[为害症状]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灰星病。主要危害大豆叶片。病斑圆形至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可达2cm。幼苗期先从叶缘向叶中心扩展,形成“V”字形病斑,最初病斑浅绿色,以后变为浅灰至浅褐色,边缘有一条较窄的暗褐色或紫色带。老的病斑上产生大量黑色、针尖大小的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病菌有时从叶片扩展到叶柄、茎及荚上。叶柄和茎上的病斑条状,浅灰色或浅褐色,边缘褐色。荚上病斑圆形,边缘红色。

[病原]病原为大豆灰星叶点菌Phyllosticta sojaecola Massal.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侵染]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成为第2年的初侵染菌源。发病后以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

[发生规律]高温高温有利于发病;生长期间气温24~30℃,相对温度85%以上,或多雨、多露容易发病。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防治方法(1)种子处理:用种子量0.3%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拌种。(2)农业防治:大豆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的病株残体。发病生的地块与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长生期适时浇水,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温度。(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必要时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400倍液,或45%特克多悬浮剂1 000倍液喷雾。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产品溯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