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介 英文名Greenish brown hawk moth异名大豆天蛾、刺槐天蛾;俗称豆虫、豆蝉 豆天蛾Clanis bilineata tsingtauica Mell属鳞翅目,天蛾科。除西藏未见外,其余各省、区均有发生。华北几省密度,有时较高。为害大豆、洋槐、刺槐、葛藤、忍冬、女贞、泡桐、榆、柳、藤萝等植物。 [为害症状]幼虫取食叶片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将全株叶片吃光,不能结荚。 [发生规律](1)世代。淮河以南每年发生2代。以北地区每年发生1代。(2)越冬。以老熟幼虫在土中9mm深处越冬,多潜伏在豆田内或豆科植物附近的头粪堆边、田埂等向阳处。1代发生区,一般在6月中旬化蛹,7月上旬为羽化盛期,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为成虫产卵盛期,7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幼虫发生盛期,9月上旬幼虫老熟入土越冬。2代发生期,5月上中旬化蛹和羽化,第1代幼虫发生于5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2代幼虫发生于7月下旬至9月上旬;全年以8月中下旬为害最烈,9月中旬后老熟幼虫入土越冬。 [形态](1)成虫。体长40~60mm,翅展100~120mm。体和翅黄褐色,头胸部暗紫色。前翅狭长,由前缘至后缘有6条褐色的波状横纹,前缘中部有一半圆形浅白斑,翅顶部有一三角形褐色斑块。后翅小,近前缘深褐色,其余部分黄褐色。(2)卵。椭圆形,直径2~3mm,初产时淡绿色,后变为黄白色,孵化前变成褐色。(3)幼虫。共5龄。末龄幼虫长60~90mm,黄绿色。1龄幼虫头部圆形;2~4龄幼虫头部三角形,有头角;5龄幼虫头部呈弧形,无头角,两侧各有7条向背后方倾斜的淡黄色斜纹,腹部背面观察呈倒“八”字形。尾部具一黄绿色尾角。气门椭圆形,灰白色。(4)蛹。体长40~45mm,宽15mm,纺锤形,红褐色,腹部口器明显突出,呈钓状弯曲。 [习性](1)成虫。成虫昼伏夜出,白天隐藏在忍冬或生长茂密的农作物及杂草丛中,不活泼,易于捕捉,对黑光灯有较强趋性。傍晚开始活动,飞翔力强,迁移性大,能在几十米高空急飞,晚20:00~21和凌晨4:00~5:00活动频繁。夜间交尾,交尾后后3天即能产卵,卵大部分产在生长茂密的大豆叶子背面,一般1片叶上产1粒卵,卵期7天左右,每蛾产卵320~380粒。成虫寿命7~11天。(2)幼虫。幼虫有背光性,白天多在叶背或枝茎上,夜间取食最烈,阴天可整日取食。1~2龄幼虫食量小,不迁移;4龄后有转移为害习性,白天多在豆杆枝茎上为害;5龄幼虫食量暴增,其食量约占总食量的90%以上。幼虫老熟后钻入土中越冬,翌年6月份上升土表作土室化蛹。 [防治] (1)农业防治。对土壤进行深耕,翻耕豆茬地时随犁拾虫,消灭土壤中的老熟幼虫。改变大豆耕作方式,与其他作物进行间作、套种。当幼虫达4龄以上时,可人工捕捉或用剪刀剪杀。 (2)物理防治。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减少田间落卵量,从而减少豆天蛾的发生量。 (3)药剂防治。化学防治豆天蛾应掌握在幼虫3龄前,当百株幼虫达10头时,及时喷药。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