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豆芫菁

豆芫菁

简 介

英文名异名白条芫菁、锯角豆芫菁 豆芫菁Epicauta gorhami Marseul属鞘翅目,芫菁科。为害大豆、花生、马铃薯、棉、甜菜等。北起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南至台湾、海南及广东、广西、云南,东抵国境线,西达新疆,再由甘肃、青海折入四川、云南。是我国分布最广,发生最多的芫菁之一。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及欧洲、北美洲。

[为害症状]成虫群聚暴食叶片及花瓣,影响结实。

[发生规律](1)发生世代:北地区年发生1代,湖北年发生2代。(2)越冬及虫源:以5龄幼虫(伪蛹)在土中越冬。

[形态](1)成虫:体长11~19mm,头部除触角基部的1对瘤状突起、复眼及近复眼内侧处黑色外,其余均为红色。胸、腹部皆黑色。前胸背板中央有1条稍凹下的中沟,沿中沟两侧后缘两侧镶有灰白色毛,小盾片上也有灰白色毛。鞘翅黑色,周缘镶以灰白色边,翅中央也有1条由灰白色毛组成的纵纹。中、后胸腹面及腹部各节后缘都镶以灰白色的边。雌虫腹部腹面全部被灰白色毛,雄虫后胸腹面中央呈一长圆形凹陷,各腹节腹面中央凹入。(2)卵:椭圆形,黄白色,表面光滑;70~150粒卵组成菊花状卵块。(3)幼虫:复变态,各龄幼虫形态都不相同,共6个龄期。1龄幼虫体型似双尾虫,2~4龄形似蛴螬,5龄形似象虫幼虫,6龄形又似蛴螬。蛹体长15.4mm,头宽2.8mm,全体灰黄色。复眼黑色,前脚背板后缘左右各有长刺9根,1~6腹节背板后缘左右各6根,7~8腹节左右各5根。翅芽达第3节,后足几乎达腹部末端,第9腹节短小。

[习性](1)成虫:成虫白天活动,尤以中午最盛,群聚为害,喜食嫩叶、心叶和花。成虫遇惊常迅速逃避或落地藏匿,并从腿节末端分泌含芫菁素的黄色液体,触及皮肤可导致红肿起泡。成虫羽化后4~5天开始交配,交配后的雌虫继续取食一段时间,而后在地面挖1个5cm深、口窄内宽的土穴产卵,卵产于穴底,尖端向下有黏液相连,排成菊花状。然后用土封口离去。成虫寿命30~35天,卵期18~21天。(2)幼虫:春季越冬幼虫蜕皮发育成6龄幼虫,再发育化蛹。孵化的幼虫从土穴内爬出,行动敏捷,分散寻找蝗虫卵及土蜂巢内幼虫为食,若无蝗卵可食,爬行十天左右后死亡。以4龄幼虫食量最大,5~6龄不需取食。

[防治](1)农业防治:冬季深翻土地,能使越冬伪蛹暴露在土面,被冻死或被天敌吃掉,减少翌年虫源发生基数。(2)药剂防治:成虫发生期可喷洒90%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 2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 000~2 500倍液。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产品溯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