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烟草潜叶蛾

烟草潜叶蛾

简 介

英文名Tobacco splitworm异名马铃薯麦蛾、马铃薯块茎蛾、烟潜叶虫、马铃薯蛀虫 烟草潜叶蛾学名Phthorimaea operculella (Zeller),属鳞翅目,麦蛾科。为害马铃薯、烟草、番茄、茄子、曼陀罗、枸杞、龙葵、酸浆、颠茄、茛菪等。我国分布于北起山西、陕西、甘肃,南至台湾、广东、广西、云南,东面滨海,西达四川、云南、西藏。贵州、云南、广西等省、区,密度常高,江苏、浙江、福建未见。国外分布于日本、越南、缅甸、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斐济、澳大利亚、新西兰、伊拉克、以色列、黎巴嫩、叙利亚、土耳其及欧洲、非洲及美洲。

[为害症状] 幼虫潜食烟叶,孵化后即钻入烟叶的上下表皮之间,蛀食叶肉,仅留上下表皮,形成白色丝状弯曲的隧道。随着叶片的生长,隧道逐渐扩大,最后连成一片,形成透亮的大斑,称为“亮泡”。

[发生规律] (1)发生世代。北方1年发生4~5代,云南、贵州5~6代,湖南6~7代,四川、重庆6~9代。(2)越冬及虫源:在南方主要以幼虫在枯枝落叶下或在马铃薯块茎内越冬。在北方只有少数蛹可以越冬,主要以幼虫在马铃薯块茎内越冬。(3)发生因素:烟草潜叶蛾喜温暖干燥的气候。

[形态] (1)成虫。体灰褐色,略有银灰色光泽。头顶有较长的毛簇。前翅披针状,黄褐色或灰褐色,杂有黑色鳞片,前缘端部、外缘和后缘的缘毛较长。后翅菜刀形,灰褐色,缘毛更长。(2)卵。椭圆形,初产时乳白色,孵化前为黑褐色,有紫色光泽。(3)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0~13mm,体白色或淡黄色,背部粉红色,头部棕褐色,取食叶肉后为绿色。(4)蛹:长纺锤形,由淡绿渐变为棕褐色。

[习性] (1)成虫。成虫白天潜伏在烟草脚叶下、土块间、杂草丛中,夜晚活动,有趋光性,飞翔力弱。雌蛾有孤雌生殖能力,其后代仍可正常繁殖。在烟草上卵多散产于基部1~4片叶的背面或正面中脉附近,在幼苗上则多产于心叶的背面。卵多散产,也有2~3粒产在一处的。(2)幼虫。卵多在清晨孵化出幼虫,初孵化虫在烟叶或茎杆上活动30分钟左右开始蛀叶,从幼虫开始活动到蛀入烟叶,一般需要2~3小时。一头幼虫平均取食烟草约10平方cm左右。老熟幼虫从潜痕内爬出,吐丝坠地,在地面、脚叶、烟茎凹陷处或残枝落叶上结灰色薄茧化蛹。

[防治] (1)植物检疫。加强检疫,禁止从有此虫的地区调运烟苗和马铃薯、茄子等。必须调运时,应进行熏杀处理。(2)农业防治。移栽时认真检查剔除虫苗。及时摘除脚叶,注意清除残株败叶和野生寄主,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虫源。结合田间管理,摘除有虫叶片,带出田外销毁。收获后清除田间残枝落叶,翻耕土地。(3)药剂防治。成虫盛发期喷洒2.5%溴氰菊酯乳油 2 000~3 000倍液。低龄幼虫发生期,喷洒1%印楝素300倍液,或1%维路达2 000~2 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 3 000倍液。药剂应交替使用。每10天喷1次,连续2~3次。采收前10~15天停止用药。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肥料图片

肥料图片第2版

广告位图片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产品溯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