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介 英文名White tiger moth异名红腹白灯蛾、红腹灯蛾、人字纹灯蛾 人纹污灯蛾Spilarctia subcarseea (Walker)属鳞翅目,灯蛾科。除青海、新疆外,国内各省、区均有分布。南北各省、区局部地方密度较高。是我国茶树等多种作物的主要害虫,发生代数多,繁殖快,蔓延迅速,很易暴发成灾,近年来又加重为害的趋势。为害烟草、茶树、桑树、豆类、十字花科蔬菜、瓜类、马铃薯、木槿、黑荆等。为害严重时可使茶树枝梗光秃,状如火烧,有时无茶可采,造成树势衰弱,耐寒力差,冬季易受冻害,2~3年后才能恢复原有产量。 [为害症状] 幼虫取食叶片成缺刻或孔洞,影响烟草产量和质量。 [发生规律](1)世代。在吉林省年发生2代,在福建每年发生4代。世代重叠。(2)越冬。多以蛹在被害田及其附近的表土下7~2O厘米处越冬,少数个体在荒地或沟坡道旁杂草根际的表土下或缝隙中越冬。 [形态]①成虫。体长雌虫18~22毫米,雄虫16~21毫米;翅展雌虫42~54毫米,雄虫40~48毫米。头黄白色,触角锯齿形,黑褐色。下唇须红色,体、翅白色,腹部背面除基节与端节外皆红色,腹面黄白色,背面、侧面具一列黑点。前翅外缘至后缘有一斜列黑点,两翅合拢时呈人字形,后翅略染红色。胸足黄白色,前足基节侧面和腿节上方红色,胫节和附节有黑斑。(2)卵。馒头形,横径0.68~0.86毫米,平均0.78毫米,顶部稍尖,底部较宽,卵表面有不明显菱状花纹。初产卵乳白色,渐渐变为浅黄色至深黄色,后期为黄褐色。(3)幼虫。一般7龄,不同龄期幼虫形态变化较大。4龄前体长小于15毫米,体黄褐色,头黑色,有光泽。体毛除尾部为黑褐色外,其余多为黄白色,且短而稀。背线和亚背线为断续黄白色线,第1和第7腹节背面各有1对较大的黑色毛瘤,中胸和第8腹节背面的1对黑色毛瘤较小。足黑色,有光泽,较发达。5龄后随着龄期的增长,体长增长较快,体色加深,头、胸足均为黑褐色。体表已不见黑褐色毛瘤。体毛色加深为黄褐或黑褐色,呈毛簇状,长而密。老熟幼虫体长40~45毫米,体灰褐色或黄褐色,腹面黑褐色。背线橙红色,亚背线褐色,气门上线棕红色,气门椭圆形,气门筛灰黄色,围气门片深黑色。体背毛瘤灰白色,其上密生棕褐色长毛。胸腹足黑褐色,趾钩异形中带。(4)蛹。椭圆形,长15~18毫米,棕褐色。头顶较平圆,顶端具1个半圆形凹纹;体上各节有刻点组成横环纹,第4腹板后缘,第5、6腹节前缘成凸缘板状,凸缘板光滑,深褐色。臀棘2枚,每枚有4~6根刺,刺末端膨大成盘状。(5)茧。长椭圆形,褐色,半透明,由丝和体毛织成。 [习性]①成虫。成虫白天静伏在杂草、灌木丛间,傍晚开始飞翔活动,飞翔力较强。夜间20~23时是活动寻偶交尾高峰,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尤其雄蛾趋光性较强。成虫羽化后第2天即可交尾,少数当晚即可交尾,每雌一生交尾1次。交尾后翌日或当日即可产卵,卵成块产于叶背。每雌可产卵3~8块,每块74~362粒卵,单层平铺,圆形或不整形,卵块上常有体毛,平均每雌产卵874粒。成虫寿命3~6天,雌蛾稍长。(2)幼虫。初孵幼虫群集于叶背卵块附近取食,仅食叶肉,残留膜状表皮。1~2龄幼虫不善于爬行,遇震动或惊扰时常吐丝下垂,扩散到附近枝叶上,3龄后幼虫开始分散取食,食叶成缺刻状。4龄幼虫食量开始增大,被害叶仅留叶脉。5、6龄幼虫食量猛增,不仅食尽全叶,还取食嫩枝幼芽。而且爬行迅速,常向附近寄主植物迁移扩散,有较强的耐饥能力。幼虫活泼,有明显的假死性,蜕皮前停止取食数小时至1~2天不等,静伏不动,有的吐少量丝固着身体。幼虫老熟后,多爬至土表下、地被物中、树干裂缝或树皮下结茧,有的将地表杂草和落叶缀合在一起,隐藏其中结茧。 [防治](1)农业防治。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枯枝落叶,集中销毁,降低越冬虫源数量。勤中耕除草,增加铲趟次数,及时秋翻,可消灭部分入土幼虫或蛹。结合田间管理,人工摘除有卵叶片或初龄幼虫群集的叶片以减少虫源。(2)物理防治。有条件时可结合其他害虫的防治和测报,设置黑光灯或高压明光汞灯,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进行诱杀成虫。(3)药剂防治。必要时喷洒2.5%溴氰菊酯4 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4 000倍液,或5%来福灵4 000倍液,或80%敌百虫800倍液喷雾。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