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中华稻蝗

中华稻蝗

简 介

英文名Rice grasshopper 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 (Thunberg)属直翅目,蝗科。国内各稻区几乎均有分布,以长江流域和黄淮稻区发生较重。为害水稻、玉米、高梁、棉花、豆类及芦苇等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

[为害症状] 成虫、若虫取食水稻叶片,轻者吃成缺刻,重者全叶吃光。也可为害穗颈和谷粒,形成白穗和秕谷、缺粒。

[发生规律](1)世代。北方每年发生1代,南方每年发生2代。(2)越冬。各地均以卵块在田埂、荒滩、堤坝等土中1.5毫米深处或杂草根际、稻茬株间越冬。(3)时期。在江苏,越冬卵于5月中下旬陆续孵化,6月初至8月中旬田间各龄若虫重叠发生。7月中旬至8月中旬羽化为成虫,9月中下旬为成虫产卵盛期,9月下旬至11月初成虫陆续死亡。(4)栽培。一般沿湖、沿渠、低洼地区发生重于高坂稻田,早稻田重于晚稻,晚稻秧田重于本田,田埂边重于田中间。单双季稻混栽区,随着早稻收获,单季稻和双晚秧田常集中受害。

[形态]①成虫。体长15~33毫米,雌虫19~40毫米,黄绿、褐绿、绿色,前翅前缘绿色,余淡褐色,头宽大,卵圆形,头顶向前伸,颜面隆起宽,两侧缘近平行,具纵沟。复眼卵圆形,触角丝状,前胸背板后横沟位于中部之后,前胸腹板突圆锥形,略向后倾斜,翅长超过后足腿节末端。雄虫尾端近圆锥形,肛上板短三角形,平滑无侧沟,顶端呈锐角。雌虫腹部第2~3节背板侧面的后下角呈刺状,有的第3节不明显。产卵瓣长,上下瓣大,外缘具细齿。(2)卵。卵长约3.5毫米,宽1毫米,长圆筒形,中间略弯,深黄色。卵囊为茄形,毫米,宽约8毫升,深褐色。卵囊表面为膜质,顶部有卵囊盖。囊内有上、下两层排列不规则的卵粒,卵粒间填以泡沫状胶质物。(3)幼虫。幼虫一般为6龄,少数5龄或7龄。1龄体长6~8毫米,触角13节,无翅芽;2龄体长9.5~12毫米,触角14~17节,翅芽不明显;3龄体长13.5~15毫米,触角18~19节,翅芽明显,翅脉隐约可见,前翅芽略呈三角形,后翅芽圆形;4龄体长17~26.8毫米,触角20~22节,前翅芽向后延伸,狭长而端尖,后翅芽下后缘钝角形,伸过腹部第1节前缘;5龄体长23.5~30毫米,触角24~27节,翅芽向背面翻折,伸达腹部第1~2节;老龄蝗蝻体呈绿色,体长约32毫升,触角26~29节,前胸背板后伸,较头部为长,两翅芽已伸达腹部第3节中间,后足胫节有刺10对,末端具有2对叶状粗刺,产卵管背腹瓣明显。

[习性]①成虫。成虫多在早晨羽化,在性成熟前活动频繁,飞翔力强,以上午8~10时和下午16~19时活动最盛。对白光和紫光有明显趋性。刚羽化的成虫须经10多天后才达到卵巢完全发育的性成熟期,并进行交尾。成虫可多次交尾,交尾时间可持续3~12小时,交尾时多在晴天,以午后最盛。交尾时雌虫仍可活动和取食。成虫交尾后经20~30天产卵,产卵环境以湿度适中、土质松软的田埂两侧最为适宜。每头雌成虫平均产卵4.9块,每卵囊平均有卵33粒。成虫嗜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2)幼虫。低龄若虫在孵化后有群集生活习性,就近取食田埂、沟渠、田间道边的禾本科杂草,3龄以后开始分散,迁入田边稻苗,4、5龄若虫可扩散到全田为害。

[防治](1)农业防治。消灭越冬虫源,减少向本田迁移的基数。秋冬季修整渠沟、铲除草皮,春季平整田埂、除草,可大量减少越冬虫源。在稻蝗1、2龄期,重点对田间地头、沟渠及周围荒地杂草及时进行防治,以压低虫口密度,减少稻蝗迁移本田基数。(2)生物防治。抓住3龄前防治适期,用蝗虫微孢子虫以15亿个孢子/亩的浓度进行防治。蝗虫微孢子虫是一种单细胞原生动物,为蝗虫的专性寄生物,可引起许多种蝗虫感病,对天敌昆虫、人、畜、禽均安全。蝗虫感病后可明显影响其取食量、活动能力、雌虫产卵量、卵孵化率等,经口传播后在蝗虫种群内流行,还可经卵传至下一代,长期控制蝗害。(3)药剂防治。抓住蝗蝻未扩散前集中在田埂、地头、沟渠边等杂草上以及蝗蝻扩散前期大田田边5米范围内稻苗上的有利时机,及时用药。稻田防治指标为平均每丛有蝗蝻1头。应注意在若虫3龄前进行。药剂可选用5%锐劲特悬浮剂5 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4 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4 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4 000倍液、2.5%功夫菊酯乳油4 000倍液、90%敌百虫700倍液,或25%杀虫双水剂600倍液。如果蝗蝻已达3龄,并且虫口密度已到30头/平方米以上时,可采用5%卡死克乳油与蝗虫微孢子虫协调喷施,以喷施面积3:1的比例进行防治(即以稻田两渠埂间稻田为1个条带,用3个条带稻田喷施卡死克,施用量为70毫升/亩,1个条带稻田喷施蝗虫微孢子虫,用量为20亿个孢子/亩,以此重复间隔喷施。

更多问题,点击联系我们给我们您宝贵的建议。

相关版权声明

肥料图片

肥料图片第2版

广告位图片

溯农-只做有身份的产品-官网

产品溯源图片